人体血糖值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葡萄糖是人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正常情况下,血糖值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供身体各器官正常运作。
人体血糖值正常范围是多少?
人体血糖值的正常范围通常被定义为空腹血糖,即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在3.9mmol/L-6.1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则应低于7.8mmol/L。这些数值是国际上广泛接受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部分。
血糖值的测量对于评估一个人的代谢状况和糖尿病风险至关重要。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迹象,而血糖水平过低则可能导致低血糖症,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维持人体血糖值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这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下面做了简单的介绍。
1、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规律运动
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血糖。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3、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维持血糖水平至关重要。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血糖升高。
如果血糖值超出正常范围之后,对于身体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而且在生活当中会伴随着多种症状,要密切关注身体的表现。
1、口渴和多尿
高血糖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引起口渴感。为了补充失去的水分,人们可能会频繁喝水,高血糖也会导致肾脏过滤更多的液体,产生更多的尿液,尿量可能会增加。
2、疲劳和虚弱
血糖升高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血糖作为能量来源,这可能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疲劳和虚弱感。
高血糖可能导致眼睛中的液体发生变化,引起视力模糊,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这是一种严重的眼部并发症。
平时可以定期测量自身的血糖水平,最好空腹的状态下进行测量,结果相对会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