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吗?有一种说法,睡觉时身体的突然抖动,其实是“长身体”的信号。
也有说法称这还是身体缺钙的表现,神经系统来了个“抖动提醒”。
许多人都试过,有时候刚睡着不久,会突然有种身体悬空然后猛然坠落的感觉,就像要从床上掉下去一样,紧接着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抖动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经常睡觉时抖动,
警惕4种情况
大脑内置了一套管理清醒状态的机制,一旦启动,人就会变得警觉而活跃;同时,它也配备了一套调控睡眠的机制,当其运作时,我们会感到昏昏欲睡。这两套机制通常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但偶尔也会发生失调,这时便可能导致入睡时的突然抽动现象。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入睡时的抽动如同偶尔的打嗝、眼皮的轻微跳动,或是身体在疲惫、精神紧张时出现的肌肉颤抖一样, 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分忧虑。
此外,入睡时的这种抽动往往不会对睡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反而有可能促使睡眠进入更深沉的阶段,并且它与任何形式的猝死都毫无关联。
但 如果入睡抽动过于频繁,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1.不宁腿综合征
在休息时段或是夜深人静准备入睡之际,若双腿不由自主地抽动,并偶尔 伴随着酸涩、胀满、麻木乃至疼痛的不适感,让人难以找到舒适的腿部摆放位置,非得通过活动双腿或起身走动方能获得片刻缓解,那么这很可能是不宁腿综合征的一个警示信号。
2.缺钙
钙是肌肉与神经细胞极为重要的一种营养素。当体内缺乏钙时,肌肉和神经容易变得异常兴奋,导致痉挛或抽搐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突然的猛抖或抽筋症状。
3.焦虑、紧张
当个体经历过度紧张或罹患焦虑症时,调节清醒与睡眠状态的两种机制易于发生紊乱,从而引发睡眠中的抽动现象。另外,有少数正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入睡时也会经历抽动,这一现象与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息息相关。
4.大脑受伤
若频繁出现入睡抽动,并 伴有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这可能是大脑皮层或下丘脑受损的迹象。此时应尽快就医,进行脑部CT或MRI扫描以明确诊断。
02
被“抖醒”,
该怎么提高睡眠质量?
1.多伸展肌肉
在睡觉前,可以进行一些轻柔的 瑜伽练习或拉伸运动来放松肌肉,这有助于降低临睡时肌肉抽搐的情况。不过,要注意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2.避免趴着睡
采用这种睡姿会导致胸腔直接受压,进而影响呼吸顺畅,增加入睡时出现抽动的可能性。
3.学会释放压力
数百年来,僧侣们采用呼吸调控的方法以达到内心的宁静,进入冥想境界,这一做法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它能够有效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减轻因压力产生的生理反应,并且帮助大脑维持清晰与集中。
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终身教授、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温蒂·铃木, 向我们推荐了一种名为“箱式呼吸”的练习方法:
首先,完全呼出胸腔中的气体,接着屏息4秒钟;随后,通过鼻腔缓缓吸入空气,同样屏息4秒;之后,再通过鼻子慢慢呼出气体,持续4秒;如此循环往复,仅需练习5分钟,你便能体会到它带来的显著效果。
4.适当补钙
不仅孩子和中老年人需要关注补钙,年轻人同样应当重视钙质的摄入,以避免因缺钙而导致的睡眠中抽搐现象。
03
夜间出现4种不适,
可能是癌症或疾病预警
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如若发现身体出现这四个不适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这很可能是癌症发出的信号。
1.持续不断的疼痛
若身体任一部位出现异常疼痛,且在休息后疼痛并未缓解,或夜间疼痛感觉更为剧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种疼痛很可能是骨转移性疼痛的征兆,无论疼痛出现在哪个部位,都应保持警觉,及时进行检查。
2.止不住的干咳
若在夜间睡眠时持续出现干咳症状,这很可能是由肺部磨玻璃结节所导致,应当给予这种情况充分的重视。
3.频繁盗汗
许多与肿瘤相关的疾病都会引发盗汗症状,而淋巴瘤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如果同时出现盗汗、低热和消瘦这几个症状,就应当高度警惕,这可能是淋巴瘤的信号。
此外,低血糖、心血管疾病、甲亢以及更年期综合征也可能导致盗汗的发生。
4.经常腿抽筋
在夜间频繁出现肢体抽搐与抽筋,同时伴有体力衰退、易疲劳、食欲不振以及体重急剧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可能暗示着癌症的潜在风险。肿瘤的存在有可能干扰人体内的钙磷平衡,致使血钙水平降低,进而诱发腿部抽筋现象。
此外,肿瘤还可能引发体内激素分泌的紊乱,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的出现,这些状况也可能间接引发腿部抽筋。
无论身体出现上述的哪个症状,都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审校:郝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