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起点,也是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经典论断实践的初次尝试,
但在此之前,中国革命其实也是经历了很多的艰难探索和流血牺牲的,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那些先烈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拼搏出来的,值得我们大笔直书,颂歌高唱。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回顾一下井冈山会师前中国革命发生的一些事情,由此来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百折不挠和愈挫愈勇之崇高精神。
一、“马日事变”后,面对国民党军的大屠杀,郴县群众自发组织暴动计划
1927年5月,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因当天电报代日韵目为“马”字,所以这个事件史称“马日事变”。
在这次事变中,许克祥调集军队向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机关发动突然袭击,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00多人,长沙乃至整个湖南省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受“马日事件”波及,湖南郴县(现郴州市市区)共有九名共产党员被许克祥的军阀政府通缉,郴县当地反动政府则勾结当地地主恶霸,成立了“反共清共委员会”“挨户团”“控诉团”等各种反动组织,肆意抓捕、杀害当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据史料记载,
当时国民党反动军队王东原、周澜等两个营就驻扎在郴县,他们肆无忌惮地在郴县的城镇和乡村捕杀革命者,包括中共郴县县委书记凌云在内的14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都被残忍杀害。
鉴于当时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决定: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由夏明震同志代替牺牲的凌云同志主持郴县工作。
夏明震就职以后,立即就向郴县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转达了中央的指示,同时决定,将城内绝大部分的党员领导干部、农民自卫军、革命群众都转移出去,分派到其他稍微安全点的区域开展地下活动,郴县县委也就地隐藏,开始了“冬眠”。
面对我党组织的转移行动,国民党反动派更加丧心病狂起来,他们开始动用一切力量搜查革命者,并实行毫无差别的大屠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敌人的罪恶,郴县革命群众的怒火也日益爆发了起来,他们开始以各种形式组织乡村暴动,对反动军队进行“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反压迫运动。
1927年冬天,在郴县县委的领导下,乡村暴动队兵分四路进逼良田清乡委员会,武力镇压了反革命。随后,大家又在五盖山召开湘南地区共产党员骨干会,会上,大家研究了下一步的暴动计划。
当年年底,郴县县委根据湘南特委的指示,将郴县暴动队改编为“郴县赤色游击队”。
二、朱德、陈毅率部攻取宜章,湘南起义正式拉开序幕
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一度陷入低谷,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下半年到1928年上半年,
有高达31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革命队伍向何处去”
成为那个时代全体共产革命者每天都在深思的问题。
1927年9月,在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里仁学校里,毛泽东同志率领转移到这里的革命队伍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精准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创造性的提出了将革命队伍转移到薄弱的农村地区,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武装夺取城市的策略,这也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诞生。
理论已经提出,但中国当时到处是农村,又该往哪里的农村去呢?这也同样是个问题。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哪里的农村革命基础最夯实,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最高,那自然就往该地去就是了。
“马日事变”爆发后,郴县为代表的湘南地区的群众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暴动让我们党看到了希望,这是一种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渴望自由平等和平的强烈愿望,不用说其他的了,此起彼伏的革命暴动就说明了一切。
1928年1月12日,由朱德、陈毅率领,经历了南昌起义失败的革命军队从粤北挺进湘南,武装夺取了宜章县城,在这里,他们将南昌起义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并正式拉开了湘南大起义的序幕。
宜章离郴县县城仅有50公里左右,听到宜章被我军攻占的消息后,郴县县委书记夏明震大喜,立即起草了一份密件,交由交通员秘密递送到朱德、陈毅部队。朱老总听说郴县有红色游击队后,当下欢欣鼓舞,立即赠送了部分枪支弹药,还亲自主持将郴县游击队改编为“红军第四师独立连”,并初步拟定了进军郴县的计划。
三、轰轰烈烈的湘南大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
在郴县县委的接应和郴县革命群众的一致配合下,1928年2月4日,朱陈率部1000余人抵达郴县良田,他们在文昌宫召开了誓师大会,正式部署了攻取郴县的计划。
为了阻击革命军队的进军步伐,驻扎在郴县县城的国民党军周澜部三个连紧急部署,分别在郴县走马岭和大铺桥处防守。朱德同志根据现实情况,很快便有了我方的作战计划,他决定我军从两天进发,分东、西、中三路进攻郴县。
中路主力部队由朱德同志亲自率领,沿宜郴大道猛攻大铺桥守敌;东路则从麦田、八栋新屋穿插到又路口,主要目的是截断大桥铺守敌的退路;西路军由良田的暴动队为主,主要任务是配合中路和东路的主力部队围歼大铺桥守敌。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以期将周澜部全部击溃。
在革命军队的精密部署和完美打击下,周澜部的大铺桥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死伤惨重,幸存者则狼狈逃向郴县县城之内。郴县城内原有王东原部一个营的兵力,但他们见到大铺桥守军的残兵败将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抵抗的信心,纷纷撂下武器,纷纷逃命而去。
至此,郴县县城不攻自破。
1928年2月5日,朱德在郴县召开党政代表会议,重新组建了中共郴县县委会、郴县苏维埃政府和革命群众组织。在会上,
朱德同志跟大家说:“只有打倒土豪劣绅,镇压反革命,人民自己掌握了枪杆子、刀把子,才有出路。”他还风趣地鼓励革命群众:“不要看不起我们的梭镖,五支梭镖用好了可以抵得过一把步枪。现在我们的枪支弹药少是事实,但不要紧,只要一打仗,敌人就会给我们送枪支和子弹来。我们刚刚打的那一仗,许克祥不就成了许送枪了吗?”陈毅同志则号召大家,“工农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建立红色政权”。
会后,朱德同志还亲自主持没收了土豪劣绅的谷物和赃款,打开了国民党反动派用抢掠手段建立起来的所谓“义仓”,分发给了贫苦的劳动群众。
之后,在朱德、陈毅的帮助下,郴县在濂溪祠开办了骨干培训班,朱德同志亲自任教,陈毅、夏明震、胡世俭等任职讲习,为湘南起义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
湘南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革命烈火烧遍了衡阳、郴州、株洲、永州等湘南地区20多个县市,几十万工农投入到了革命运动当中,极大地打击了蒋介石、许克祥等国民党大小反动势力。
四、湘南起义的失败(其实也不能叫失败,而是转移了)和井冈山会师的胜利实现
湘南起义的大爆发,彻底震惊了国民党反动势力,他们原以为经历了南昌起义的失败,革命的火种会要熄灭一段时间,不料顽强地中国共产党人又在湘南给予了他们沉重的一击。最主要的是,湘南起义部队占领的郴县等湘南地区,是由粤入湘的必经之地,如果让我军在此站稳了脚跟,会对周围各派军阀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消除这一威胁,1928年3月,粤桂湘等地的军阀共同出击,分别从衡阳、曲江等地出发,用重兵南北合击起义部队占领的湘南重镇郴县、耒阳等地。
面对这一情况,
朱德、陈毅吸取了南昌起义之前的深刻教训,根据毛泽东同志“保存实力,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同敌人决战”的意见,作出了“南昌起义部队、红七师和湘南各县起义农军,分几路推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的决定。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开始率部打游击战,灵活地与国民党军队周旋,不与他们正面对抗。4月28日,朱德、陈毅率湘南起义部队在宁冈市龙市镇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合,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进而开启了中国革命更加轰轰烈烈的道路。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湘南起义成功的试验,也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致胜的基础。
#纪念井冈山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