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商业街等地区的公共厕所因采用“凹凸”等抽象性的符号来区分男女引发热议。该设计因“令人不适”被网友关注并批评,随后相关标识被迅速更换为更常规的男女简笔画。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网友对于公共设施标识设计与社会感知的讨论。
公共厕所标识这类公共类标识的的首要功能是方便人们快速辨别性别、解决“生理需求”,而不是引发歧义或讨论。“凹凸”虽有象形意义,但在实际使用中显然缺乏普适性和直观性,甚至可能让人在“三急”时感到困惑与不便,这种设计显然脱离了公共标识的功能本质。这类公共标识虽然别具创意和个性,其独特的创意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其脱离了公共标识的指向向性,让大部分民众产生了歧义,造成了不便。实用和创意的矛盾不可避免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障碍,脱离了标识的根本作用。
此外,公共空间的标识设计不仅需要实用性,还需要考虑文化敏感度和社会认同度。“凹凸”这种设计在特定语境下可能带有不良隐喻,引发部分人群的不适感。这也反映了公共设计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意”或“独特”,更不能忽略使用群体的感受。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设计应避免可能引发歧义的表达,以避免争议和负面社会影响。而国家对公共标识一直都有明确的推荐标准。尽管并不强制使用,但仍然提供了设计的明确参考依据。设计者应更多关注标识的功能性,而不是单纯追求新奇和个性化。
公共设施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其设计应尊重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遵循功能清晰、表达简洁的原则。其在社会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厕所标识虽小,却折射出公共服务细节中人性化与规范化的深层问题。小小的厕所标识问题,不仅仅只是标识设计问题,更考量的是与社会是否脱节为题。这些时间希望能为类似事件能为未来的公共设计提供借鉴,让每一个细节都更贴近公众需求,体现对社会多元文化和个体感受的尊重。
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 醉月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