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的双手每天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细菌和病毒就趁机藏在上面,常言说"病从口入",其实手才是罪魁祸首,它担任了病菌与口之间的运输工具。经常洗手是很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是个人卫生的基础,通过七步洗手法可以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致病微生物,尤其是饭前更必不可少。大小便是人体的废物,含有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卵。寄生虫卵最易通过手的传输由口进入人体,导致蛔虫病、烧虫病、绦虫病等的发生。一些病如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胃炎等的发生和流行也与便后不洗手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
饭前便后
去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且相对封闭的环境后
去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
喂养婴儿前、处理婴儿排泄物后
揉眼睛前、打喷嚏擤鼻涕后
接触血液、尿液、粪便后
接触公共用品后,如共享单车、电梯按键等公共交通工具后
接触钱币、清扫卫生后
接触宠物、处理完宠物排泄物后
户外劳动、活动、玩耍后
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许多人在洗手时只是简单快速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完成任务,并没有除去细菌和病毒,正确的要遵循以下七个步骤,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七步洗手法口诀: 内、外、夹、弓、大、立、腕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送;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还要特别注意一下几点要求:
1.使用肥皂和温水:使用肥皂和温水可以有效地去除细菌和病毒。
2.搓揉双手:搓揉双手至少 15 秒钟,特别是手指、指甲和手腕等部位。
3.冲洗干净:用清水冲洗干净,不要留下肥皂残留物。
4.干燥双手: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避免使用公共毛巾。
5. 注意卫生:在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及时洗手。
倡导正确洗手是健康干预最简单、最经济的措施之一。保持手部清洁卫生,不但可以降低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和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患病风险,同时也是个人卫生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供稿
急诊科 张 萌
责任编辑
杭 冬
审 核
任喜荣
每天一推
哈保卫
哈保卫: 男,主任医师,科教科科长,医务处副处长,山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精神科专家高峰论坛成员。1991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学系,本科,学士。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及各种神经症的诊断及治疗;对各种难治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擅长药物+心理的治疗模式规范化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待患者态度和蔼、热情、有耐心,历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医务工作者、“三好一满意”。
专家门诊:精神科专家门诊1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单击图片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