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了解胃癌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月29日是胃癌关爱日,让我们一起防治胃癌。
一、胃癌的致病因素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的致病因素众多。
1.饮食为首要因素,长期食用霉变食物、过量摄入油炸和烧烤食品,以及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持续性刺激和损伤,增加胃癌发病风险。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它就像一颗隐藏在胃部的“定时炸弹”,可引发胃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逐步推动癌症的发生进程。
3.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的人群,其患癌几率相对普通人更高,这可能与某些遗传基因的突变或缺陷有关。
4.年龄、性别、吸烟以及长期精神压抑等也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人更为高发。
二、胃癌的表现
胃癌早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上腹胀痛、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容易被误诊为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可能出现呕血、黑便、体重明显下降、贫血、腹部肿块以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当肿瘤扩散转移至其他器官时,还会引发相应器官的症状,如肝转移可导致肝区疼痛、黄疸,肺转移可引起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
三、胃癌的预防
预防胃癌,要从多方面入手。
1.在饮食方面,应注重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兰花、苹果、燕麦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保护胃黏膜,降低胃癌风险。
同时,要减少高盐、腌制、熏制食品的摄入,如咸菜、腊肉、熏鱼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烫、过硬的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
2.积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者,以及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减轻精神压力,对预防胃癌也大有裨益。
四、胃癌的诊断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这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
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内情况,发现可疑病变,并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确定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等。此外,上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也有助于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胃癌的治疗
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1.手术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部分患者可达到根治效果。
2.化疗可在术前、术中或术后进行,用于杀灭残留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3.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胃癌或术后辅助治疗,以控制肿瘤局部复发。
4.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具有精准性高、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特点,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的胃癌患者。
5.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积极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轻胃癌带来的社会和家庭负担。
【医生简介】
马天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从事医疗工作9年。擅长恶性肿瘤内科治疗,恶性胸腹水治疗,熟练掌握各种诊疗技术,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致力于守护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