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术后复发是肺癌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确诊需要通过一系列全面的检查来实现。复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肺的局部复发、邻近部分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胸腹部CT、颅脑CT、全身骨扫描、腹部B超以及PET扫描等。此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诊断复发的重要手段。
确诊肺鳞癌术后复发检查方法
1.胸腹部CT: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及腹部的病变情况,对于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颅脑CT: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脑转移,是评估复发情况的重要部分。
3.全身骨扫描: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骨转移,是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之一。
4.腹部B超:辅助诊断腹部转移情况,特别是对于肝脏、肾上腺等脏器的检查。
5.PET扫描:全身性检查,能够发现微小的转移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确诊肺鳞癌术后复发临床表现
肺鳞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咳嗽、痰中带血、气促、胸痛和声音嘶哑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疾病已经复发,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咳嗽:由于肿瘤细胞侵犯支气管黏膜或淋巴结肿大压迫气道,导致呼吸道受压和分泌物增多,引起咳嗽。
2.痰中带血:由于肺鳞癌术后复发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可能导致微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痰液中形成痰中带血的现象。
3.气促:肺功能受损或出现阻塞性肺炎时,会导致气体交换受限,从而引起气促,尤其在深度呼吸或体力活动后更为明显。
4.胸痛:可能是由胸腔积液、胸壁侵犯或肋骨转移所致,一般位于胸前区,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
5.声音嘶哑:如果肿瘤直接侵犯声门或喉返神经,则可能导致声音嘶哑,伴随喉咙疼痛或干燥感。
中医治疗在肺鳞癌术后复发中具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表现出色。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等手段,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控制。
中医治疗的优势
6.整体调理: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和内部环境,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减少复发的风险。
7.缓解症状:中医药物如人参、灵芝、茯苓等,具有益气养血、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8.抑制癌细胞: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缓病情进展。
9.减少副作用:与放化疗相比,中医治疗的副作用较小,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中医治疗癌症的疗效也受到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水平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晏某,肺癌,2016年8月1日初诊
2013年6月开始患者左侧背部阵痛,但一直拖延未治,直到5月后到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左下肺结节影”,医生怀疑恶性肿瘤可能性高,随即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低分化鳞癌”。往后2年定期复查未见异常,2016年2月复查期间肩背部再次疼痛,PET-ct检查后确认肿瘤复发。曾尝试化疗,但副作用过大骨髓抑制严重,不能耐受转寻中医治疗。2016年8月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服药一个月后,症状有缓解,右手麻木、无力情况消失,体力也有所恢复。继续用药,2017年2月27日,对比2016年10月18日片变化不明显。2018年9月28日复查,双肺结节灶、纤维灶、钙化灶较前无明显变化,胸椎体骨转移,对比前片无明显变化。2020年4月13日患者介绍病人就医,经了解“患者一切正常,气色、精神相当不错”。2022年11月份巩固用药,近况稳定。2024年回访,目前情况仍然稳定。
中医在肺鳞癌术后复发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然而,患者仍需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南阳医圣祠站将于2024年11月7日-8日举办,袁希福院长与大家相约拜谒医圣张仲景,瞻仰仲景医德精神,祈愿天下苍生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