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虽说这个秋天的节气仍处于三伏天之中,但此时正适合保养我们的肺部。肺也是个娇脏,寒热风火燥,全都怕,稍有一点不适,人就会生病。
立秋,千万别肺寒
现代人避暑三大招,空调、冷饮、西瓜。空调出来的风,是邪风,寒气很重,往年新闻都会看到几个夏季吹空调不节制,面瘫脸歪的,我家中一个亲戚就是,不听家人劝阻,空调电扇一起开,爽是爽了,结果一夜直接,吹得面瘫了,后面还得花大把时间和精力金钱去调养,关键人还遭罪,晚上睡觉时,一定把空调定时,不要成宿吹。
面瘫这是最直观的,还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侵袭,就是逐渐损耗我们身体中的阳气,平时察觉不出,但阳气越少,肺这个娇脏对外界抵抗能力也就越弱,就会发现受点风就咳嗽气喘,浑身发紧不舒服。
最近身边人隔三岔五就说,一冷一热感冒打喷嚏,头疼,罪魁祸首就是这个空调。加上夏天人们普遍贪凉,喜食冷饮雪糕,和一些水果,尤其是冰镇西瓜,吃上一口解暑清爽,但这一口寒凉下去,有没有觉得有一种想咳的冲动,这就是寒凉入肺,伤了肺气。
况且冰西瓜伤脾胃,导致体内寒湿、痰湿加剧,脾生痰,肺贮痰,这就是为啥很多人吃完水果之后嘴里黏腻腻的,嗓子眼里总有一口痰似的。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吃些寒凉的食物,最后通过运动排汗,把这些痰湿寒气排出来,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异样,但天热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还是懒得动,甚至一个夏天动都不动,那这些寒湿会暂时潜藏起来,等到秋冬到来,我们正气不足,外界阳气不足时,再来向我们的身体“找事”。
立秋后,去肺寒
立秋后是去肺寒的黄金时期,因为天热,外界阳气足,更容易排寒,打个比方,水流遇热,流动,遇寒,结冰固住,就如同我们经络一般,夏季正是疏通经络的好时候。
而且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阳气,补足自身阳气,身体强了,阳气足了,躲在肺中的寒湿痰就只能乖乖出来了。
经常打喷嚏流清涕,一受凉就想咳的,下面几种方法,趁着末伏天,做一做,把肺养好,秋冬才过得舒坦。
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
1.呼吸操3节
肺和呼吸紧密相关,很多肺寒肺不好的,都有胸闷气短,喘息咳嗽的情况,我们可以对体内的气息进行调整。
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呼气时缩唇轻闭,慢慢呼出气体,嘴呈口哨状。
腹式呼吸: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屏气呼吸:吸气,屏住呼吸3秒钟,同时向右转头,呼气。吸气,屏住呼吸3秒钟,同时向左转头,呼气。
伸展呼吸:两臂伸直,向前、向上逐渐高举过头,同时深吸气;然后两臂合拢,身体前倾,同时深呼气。
2.胸部叩击,拍打肺经
借助叩击产生的震动和作用力,把滞留在我们胸部肺区的寒气毒素都排出,和拍打的道理相同。
同时也可以拍打肺经,手臂自然平举,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握空拳,沿着肺经敲打,如果敲的部位有明显痛点,可以按揉这个地方3~5分钟,连续一周,痛点会减轻或消失,这就说明我们肺经运行通畅。
立秋后,润肺生津
把肺中的湿寒痰祛一祛,就为后面补肺气,润肺生津打下了基础,肺气不足一般都会气短懒言,动不动就累,稍微一活动就出虚汗。
肺气不足,喝点黄芪太子参山药粥。
食材:太子参60g,生黄芪40g,淮山药40g,枸杞子30g,粳米50g。
做法:太子参、生黄芪切成薄片,将淮山药打碎,将粳米洗净,一并放入砂锅内,放入1000ml水,煮至米烂粥成。
健脾补肺气,像总是活动之后气短的,可以经常煮点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