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三学三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论坛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三次月度例会在郑州市中心医院举行,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等输出医院专家围绕科研创新等主题进行专题授课;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各地市和省直项目医院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交流。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支安宇参加会议。
“三学三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论坛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月度例会计划每个月聚焦一个主题召开,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现场会、主题授课、交流座谈等环节,现已分别围绕“品牌、技术、管理”三平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临床科研创新和平台建设等主题分别走进阜外华中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召开现场会。如阜外华中医院全面引入北京阜外品牌和管理、技术团队,实现与输出医院医疗质量、医院运营、信息系统同质化管理。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大力推行“双主任制”“双聘任制”,综合考量北京总院学科、专科优势和郑州医院需求,在原科主任基础上,北京儿童医院选派一名特聘主任,实行轮岗机制,京豫专家联手形成“国家-省级-市级-医院”四级重点学(专)科结构。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在输出医院大力支持下,与郑州大学合作建设“郑州大学创伤与代谢研究院”,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申报并获批科研项目立项7项,有力提升项目医院临床科研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措施旨在遵循目标导向、榜样导向,总结经验,结合实际,互学互鉴,复制推广努力将河南省更多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成为“河南地标”乃至全国标杆。
据了解,从2016年底开始,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河南省着手培育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19年9月开始,中国共分5批批复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河南省共获批1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重点学科涉及心血管、儿童、神经、呼吸、肿瘤、妇产、精神、创伤及中医类(肿瘤、脑病、骨伤)等,在区域布局上以省会郑州为中心,涵盖洛阳、南阳市两个省副中心城市以及新乡、商丘市人口大市。
此次会议上,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以《双中心建设背景下 医院学科和专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双中心”的建设情况,以及学科专科建设的实践探索;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就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情况汇报和经验分享;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执行院长、郑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查晔军介绍分享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的骨科创伤学科的经验和做法;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任琛琛分享了医院以优势特色学科群为导向孵育创新平台,以及以服务全院科研需求为导向建设公共平台的“双平台”建设经验;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孟勇分享医院科研工作现状、成果转化及主要做法;信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晓赟分享医院与河南省肿瘤医院合作,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经验。
支安宇要求,各建设单位要提高站位,切实增加责任感,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减少患者跨省就医,解决看病难的重要举措。要聚焦体制机制,深化合作共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理顺体制机制是关键,也是双方合作的核心问题。要坚持对标对表,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政策。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黄红霞强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来之不易,对河南省意义重大,对今后工作要有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按照国家“三独立”和人员派驻有关要求严格落地各项建设任务。要有引优培强的使命感,全面理顺合作机制,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可衡量、标准化、可考核的目标,定期考评。坚持目标导向,12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也要设定自身的详细目标;河南省有部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是强强联合,要虚心学习输出医院优势,全面对标,争取早日实现同质化。要有辐射基层的责任感,各项目医院要通过组建专科联盟等形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最终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
(通讯员李洋 董超飞)
责编:郭娅妮
审核:李伟强
终审:郜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