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石”有保健功效?小心辐射超标!你以为的这些防辐射物品没用
创始人
2024-10-29 14:59:36
0

原标题:“能量石”有保健功效?小心辐射超标!你以为的这些防辐射物品没用

作者:氢水面酥铀饼 科普创作者

审核:孙轶飞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流言

近年来,国内海关多次在检查中发现带有强辐射的石头、吊坠和所谓“保健镭石”“保健腰带和手串”等物品,之所以屡屡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因为网上流传着关于它们的各种神奇传说,让不少人觉得这些“能量石”有“保平安”“能保健”的效果。那么,它们真的有那么神吗?

分析

先说答案,这些物品不仅不保健,可能辐射值超标,反而还可能对身体有害。

辐射值超标,对人体到底有多大伤害

前段时间,“海关发布”就发布了此类新闻:

大连海关所属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1名入境旅客在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经现场关员复查,该旅客携带的一袋“保健石”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仪器分析结果显示为放射性物质钍-232,该物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类致癌物清单。

图片来源:海关发布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辐射超标的物品对人体的影响,我们先来解释下新闻里提到的两个词:“微西弗”和“本底值”。

微西弗:放射性剂量的计算单位之一。1微西弗(μSv)=0.001毫西弗(mSv)。

本底值:一般指没有外界人为干扰下,自然环境本身所产生的相关数值。

全球平均每人每年接受的本底辐射大约为2400微西弗。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公众每年在天然本底辐射之外,附加有效剂量不超过1000微西弗。对于从事放射性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新闻中所提到的“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的“保健石”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把这袋石头带在身上一天,辐射总量就已经超过了普通人全年可接受的最大辐射值

核辐射对人和生物的伤害,与核辐射的剂量、人们暴露于核辐射的时间以及核物质的半衰期有关。具体而言:

当短时辐射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

短时辐射量在100到500毫西弗时,末梢血管淋巴球减少;

短时辐射量在500到1000毫西弗时,恶心呕吐,白血球减少;

短时辐射量在2000到4000毫西弗时,产生射线疾病,如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极度减少,有内出血、呕吐、腹泻等症状;

短时辐射量大于4000毫西弗时,危及生命。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能量石”的辐射对人体有害,那我们做X光、CT检查之类的医疗照射,会不会也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从下图可以看到,一方面医疗照射的辐射量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另一方面,还会通过控制每年放射性检查的频次、局部检查时穿戴铅衣防护、合理设计分期多步的照射治疗方案等方式进一步保障。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https://www.cas.cn/zt/sszt/kxjdrbqz/hfs/201103/t20110318_3089712.html

身边的放射性无处不在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辐射值超标确实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我们也不必一提“辐射”就为之色变。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电离辐射可以说是几乎无处不在,只是有些对我们而言无关痛痒,有些帮助我们生产生活,也有些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放射性物质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类:

天然放射性核素——来自宇宙的产物

在广袤的宇宙中,很多天体中还在持续发生着核反应,例如离我们最近的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反应炉。这种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的古老的“炼金术”将最小、最轻的氢碰撞揉捏在一起,不断地组装成为更大更重的核素,源源不断地生产新的核素,同时也抛出大量由高能粒子、电磁波组成的宇宙射线。这些射线携带大量的粒子和能量,有些将新的核素直接射入地球,有些与大气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核素,这样地球就有了来自宇宙的源源不断的核素供应。这些核素随着空气和水的循环,遍布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生物体内。其中带有放射性的核素与原本就在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一起成为了天然放射性的促成部分。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前文提到的:“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公众每年在天然本底辐射……”,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这些天然辐射的照射,也参与了这些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中的流动,因此这种生活环境中产生的辐射又被称为“天然本底照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辐射-影响与源》,2016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所接受到的天然辐射增加:

1. 不合格建筑材料导致的室内放射性污染

大理石、花岗岩、石膏,甚至泥土和沙石等建材都有一定放射性,其中的镭(Ra)、氡(Rn)、钍(Th)、钾(K)是重点要注意的放射性核素。劣质的建筑材料在产生甲醛、苯等有机污染物之外,也有可能会导致室内放射性污染超标。

2. 高放原煤的燃烧产生放射性粉尘

煤矿中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其中放射性较高的煤矿的开采和燃烧会导致含有放射性的粉尘弥散到大气中,使人们受到的本底照射增加。对原煤进行筛选、对煤灰进行处理是降低放射性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

3.“站得更高,辐射更强”:大气层与地球磁场是抵御宇宙射线的重要屏障

高海拔地区的大气相对更加稀薄,人们受到的本底照射相比低海拔地区的人更高。同理飞机的驾驶员、长期在太空工作的宇航员也面临更高的辐照风险。

人工放射性核素——当代炼金术

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人类在利用电离辐射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核试验、加速器、反应堆这样的当代“炼金术”,能够产生众多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也是发现和研究新核素的重要手段。这些核素通常应用于医疗照射、核能生产、辐照检测、试验研究等场景中。比如,在医疗上锝-99m常用于人体器官的显像,碘-125癌症的近距离放疗和体外放射性分析,碘-131用于甲亢和甲状腺癌的治疗,镥-177结合各种靶向分子实现多种全身转移的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

中国核技术网www.ccnta.cn 镥-117溶液

在工业上,钴-60作为最主要的γ辐射源,常用于工业消毒、辐照加工、辐照育种、无损检测等领域;钡、溴、碘、氚、硫等元素的放射性核素常用做工业示踪剂......

可能会被误认作手链的铱-192放射源

生活中常见的辐射谣言

仙人掌能防辐射?

仙人掌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并没有抗辐射的能力。仙人掌抗辐射的谣言来源很可能是人们想到了它的生活环境,强烈紫外线、极度干旱的环境让人“辐”想连篇。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仙人掌能够抗辐射,那也要扎进仙人掌堆里面,变成“刺猬”才能全面防护、降低辐射风险。

辐射屏蔽材料里面找不到仙人掌哦!

碘盐能防辐射?

在福岛事故发生后,国内多地曾掀起碘盐抢购风潮,很多人试图通过摄入碘盐来实现辐射防护,但实际上碘盐与防辐射并无直接关系,也没有必要囤积。

一方面,盐的来源中,海盐只占小部分,即使核污染水排海影响到了海盐生产,也不会导致我国的盐供应出现巨大缺口;另一方面,用碘盐来替代用来防辐射的稳定性碘片也是不可取的,两者含碘量差异巨大,如果真的靠碘盐来替代的话,要一次性吃3公斤至4公斤碘盐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镭、钍、氡有保健功能?

在放射性被发现的早期,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危害,反而因为这些放射性物质的荧光效应,而误以为它携带神秘力量。镭、钍等放射性物质被疯狂地添加到人们所能及的各种食品用品,化妆品、牙膏、玩具,甚至饮料、药品里。它的唯一作用就是给人体带来“纯天然无添加”的辐射,过量的辐射使得长期接触它们的人身患贫血、癌症......

今天我们也许会听到“氡温泉保健治病”的说法,实际上是某些特殊地质结构的地区,温泉水中矿物质和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略高于其他地区,其中主要是由镭-226衰变会产生放射性惰性气体氡气。适当泡温泉本身有助于加强血液循环、舒缓血压、提高机体代谢效率、增强人体免疫力,但略微增高的辐射剂量是否真的具有理疗和保健作用,目前尚没有足够的实验或临床依据支持

结论

“能量石”具有保健功效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购买来路不明的“能量石”,有受骗的风险,佩戴它们还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辐射-影响与源》,2016

[2]国家核安全局 (mee.gov.cn)

[3]中国核技术网,《医用同位素国产化重大突破:无载体镥-177首次实现自主制备与应用》,2023

策划丨杨雅萍

编辑|李梦欣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科学辟谣ID:Science_Facts),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颈动脉斑块:健康隐患的真相与对... 你知道颈动脉斑块对健康的威胁有多大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颈动脉斑块这一健康隐患,不少患者...
原创 比... 导读:每年入冬后,还有一些人再吃红薯、芋头这类食物,其实在冬天,我建议大家少吃一点红薯芋头,因为这2...
重磅消息公开 湖南长沙HPV医... 1、长沙五洲医院HPV诊疗科室,2、湖南省级HPV防治院,3、湖南省级性病防治院,4、湖南省级性病防...
原创 关... 目录 1. 子宫肌瘤的分型 2.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3. 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 4. 子宫肌瘤的治疗...
原创 网... 年仅29岁!网红咖啡患直肠癌不幸去世,确诊6个月后决定放弃化疗 哎呦喂,这网红咖啡去世的事儿,真...
自检肝病看这里:上厕所时的 3... 肝病自检最方便的方法:上厕所!出现这3个异常表现,有肝癌危险! 1、尿液颜色加深 正常情况下,尿液...
原创 二... 二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争,很多国家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一度没有恢复过来。当然这也是因...
原创 老... 标题:老合肥人对奶酥蛋糕的回忆,全靠红星路上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 XXXXXXXX年XX月XX日X...
体内有癌,睡眠先知?睡觉时若出... 你听说过吗?有一种说法,睡觉时身体的突然抖动,其实是“长身体”的信号。 也有说法称这还是身体缺钙的表...
医疗高级人才有了新培养渠道 本报讯(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谢明明)12月28日,记者从河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暨郑州大学MBA(工商...
原创 古... 减肥是女人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现代女性,在古代也如此。张可久在《梧叶儿·席上有赠》...
卢顺义医生帕金森病疗效如何?康... 卢顺义医生出生于1949年,师从华北名医金梦贤,中医临床专业从医四十余年,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对...
颜如晶减肥遇瓶颈,三个月仅减三... 近日,知名辩论选手颜如晶在社交平台发文,崩溃地表示自己在健身房耗尽了精力,吃着减脂餐却磨灭了生活的热...
韩国“重庆火锅游”爆火,有火锅... 12月28日,“上海海底捞火锅店称晚上10点后一半是韩国人”冲上热搜榜。 28日中午,重庆南山枇杷园...
乙肝大三阳患者转小三阳后多久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两种主要阶段:乙型肝炎大三阳与小三阳。其中,乙型肝炎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处于活跃状...
冬天泡脚竟藏这些健康隐患?医生... 寒冷的冬天,你是否也在夜晚习惯让双脚泡入热水,尽情享受那温暖的舒适感?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习惯背后,...
常吃烤红薯会致癌?并非如此,真... 流 “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网上有传言说:“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言 流言分析 并...
真正抑郁症才有的10个样子,别... 如何了解自己或身边的人的得了抑郁症呢? 抑郁症的十大表现: 1、情绪需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引起膀胱结石的原因有哪些 膀胱结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尿路梗阻、膀胱异物、膀胱感染、以及...
疫苗行业降价潮,未来会如何? 在当今动荡的医药市场,疫苗行业的降价潮引发了众多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