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年,梁文道曾经说过:
“年轻人的优势在于,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会飞。
中年人在扇动翅膀的时候,两边的翅膀上还挂着无法扔掉的重物。"
是的,人到中年,人生就走到一半,每一步都特别艰难。
但是,即使负重爬山,也只能一直往上走。
半条命过去了。想要生活得更好,就要更加努力,不断“增值”。
越活越有价值的,往往是这些人。
qvj2l q 49k 0/3a 027706d 0074 c 818 b 22 b 7 C5 DC 4 CCC 30 /
深耕自己的人
百年人生,如朝露。
没有人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优秀的人总是在培养自己,不断拓宽生命的宽度。
57岁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风光无限,风头正盛。
获奖后,莫言沉默了八年。
当时,许多读者都在热切地等待和催促莫言出版新书。
然而莫言并不着急,直到八年后,他带着新作《晚熟的人》重新回到读者的视野。
回归当天,吸引了150万网络围观,这是一个现象级的文艺事件。
他说:
“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坚持创作,或者为创作做准备。”
原来,在准备新书的过程中,莫言写了戏曲、诗歌和小说,还参观了很多地方。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
莫言花在准备书桌上的时间比写新书还多。
朱曾经说过: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大事件,你必须诚实。”
人要想活得有价值,首先要学会在自己的领域里沉下心来,以一颗匠心踏实深耕。
当你一个人走够了,把能力积累到一定高度,你就会逐渐拉开与普通人的差距。
渐渐地,你会明白:
你的努力和汗水都在帮助你成就独一无二的人生。
qvj2l q49k 0/0a 98 e30c 9 CD 34d 959 ef 2 ad c 903 FBD 232 /
qvj2l q49k 0/ef 319 E4 c 169 F4 eedbeb 9 dcb 27 cdce 374 /
时常反思自己的人
曾子说
“我生活在三个省:你对别人不忠吗?不相信就交朋友?不习惯吗?”
一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价值,就需要不断反思自己,改善自己的不足。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78年,一位31岁的年轻人意外使用了一台名叫胡佛的吸尘器。
他发现这个吸尘器经常堵塞气孔,因为灰尘充满了集尘袋。
因此,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经常需要手动更换集尘袋,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种需要不断更换集尘袋的吸尘器,已经有70年的历史了。
那时候,人们已经习惯了一边买吸尘器一边买集尘袋。
因此,真空吸尘器的设计没有更新。针对这个痛点,年轻人决心做出改变。
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修正。
终于,五年后,在经历了5127次失败后,年轻人研发出了无袋双螺杆吸尘器。
这项发明一上市,立刻引领了全球潮流,年轻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英国设计之王”,他就是戴森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
史玉柱曾经有一句名言:
“人,这种动物,每次你成功了,你的智商就下降;每次失败,智商都会上升。”
真正强大的人不是不失败的人,而是善于从失败中学习的人。
他们会把每一次的经验,转化成人生路上最宝贵的养料,滋养自己未来的道路。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过去的经历已经融入到生活体验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他们能够提升自己,让自己越来越有价值,不是靠偶然,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反思和积累。
qvj2l q49k 0/46 CD 0 FD 3 F9 a 24921 b 906928853822 ad 1 /
qvj2lq49k0/e5388f06eb394b48af59d7f698807279'>
对待感情专一不逾距的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认为成功无非是有钱、有权。
可很多人都忽略了,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些身外之物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到中年,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家,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博主@张弓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张弓身边,曾经有一位老板,家财万贯,十分富有。
50多岁,他和现任妻子相识,两人一直和和睦睦。
张弓在出差的时候,亲眼看见他晚上9点下班后,还跑去便利店买肉和蔬菜。
第二天张弓好奇地问起这事,那位老板回答说:
> “在我家,每周有两天是要买菜做饭的,这个规矩无论多忙都不会更改。”
作为一个大老板,张弓觉得他这个行为有点匪夷所思,但也没有多问。
直到后来合作结束,老板来跟张弓践行,他才问道:
> “你在国内出差时,每晚都早早回酒店,去KTV谈生意时也举止端正,还经常回家给老婆做饭,这跟我想象中的大老板完全不同。”
听张弓说完,这位老板先是哈哈大笑,然后认真地回答说:
> “一个人的前途如何,其实从他的家庭状态便能看出来。
> 若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庭都照顾不好,那么,这个家里就会愁云密布。
> 长此以往,人会长久地深陷在负面的情绪中,很难再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未来。”
确实,不管到了什么年纪,要想活出人生的价值,首先就是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让奋斗的路上没有后顾之忧。
照顾好家庭,爱护好伴侣,这样不管你在外面打拼多苦多累,只要心里想着牵挂的人,也能感到踏实心安。
把家庭经营好,就是后半生最值得的投资。
qvj2lq49k0/173ff75080b5499881529854cd8477d6'>
qvj2lq49k0/047af9442ea143d9b52136c00dfe9324'>
认真生活的人
《稻盛和夫的论语》书中写道:
> “浑浑噩噩的人和认真生活的人,他们的剧本内容千差万别。”
浑浑噩噩的人往往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也意识不到时间在流逝,于是即便两鬓霜白,也还是一事无成。
而认真生活的人,不苟且岁月,无论境遇几何,都能将生命中的每一天过得饱满而充实。
蔡澜就是这样一个对待生活极其认真的人。
有人对蔡澜说,人一生,只年轻一次,要好好珍惜。
蔡澜听到后,反驳道:
> “人到中年,也当然只有一次啦!变为老年,难道可再?”
所以,在他看来,生命既然都只有一次,每天都不应该被辜负。
做过四十年电影监制,为上世纪香港电影的繁荣付出过诸多心血;
还录制旅游节目,创办“蔡澜旅行团”,和朋友们一起看尽世间美景。
在不惑之年,蔡澜发现写作能把一个人的快乐带给很多人:
> “我是一个天生喜欢让别人快乐的人。
> 总觉得要做点事情,留下点记录。”
于是,他开始在香港《东方日报》《壹周刊》上撰写专栏,不单是美食,游历见闻、鱼虫花鸟、甚至情感问题皆信手拈来。
阅读蔡澜的文字,总是能感受到他对生活无尽的热爱。
就像蔡澜自己说的:
> “天下总分几种人,有的不肯进取,不肯学习,就那样过一生。
> 有的肯搏,出人头地。
> 我当然是搏命的人。
> 因为我很爱生活,很努力地在学习、吸收。”
有人说,用心过好每一天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
把每一天都认真经营好,不敷衍、不懈怠,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提升。
毕竟人到中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所以,不要小瞧了当下,认真、充实地度过今天,美好的明天自然而然会呈现在眼前。
余华在《活着》中说:
> “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用在了哪儿。
> 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那些活出自我价值的人,都懂得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对的地方。
当你学会深耕自己,你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拥有不变的底气;
当你学会反思过往,你才能捡拾失败的教训,找准前进的方向;
当你经营好家庭,你才能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拥有坚强的后盾;
当你打理好生活,你才能在平淡的日常中挖掘意想不到的惊喜。
往后余生,愿你不断精进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
当你越来越强大,相信你想要的一切都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