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做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在a股市场全面铺开。我个人认为这会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qvj2l q49k 0/31 a 758 c 551264 c 7 eb 8 ce 4 f8c 74440561 /
中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经历了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目前正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但是,无论是审批制还是核准制,都离不开“审核”这个重要环节。而且,审计仍由监管部门的证监会主导,导致监管部门“背书”企业质量、信息披露质量、业绩和成长性。很明显,证监会作为监管机构,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这是值得商榷的。而且,从已曝光的诸多案例来看,在审批制下,审计师对企业能否上市拥有“生死攸关”的权力,这也容易导致灰色利益链的出现。上市公司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往往导致市场的不公平。
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成熟市场基本都是注册的。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不仅是审批制短板的结果,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与科创板、创业板推出的试点注册制不同,本次会议提出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说明注册制先后通过科创板、创业板试点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资本市场已基本具备全面推行注册制的条件。事实上,正是如此。注册制率先在科创板试点,实现了当初提出的“高标准、稳起步、严监管、控风险”的基本要求,也为注册制在创业板试点奠定了基础。从创业板的试点结果来看,也“复制”了不少科创板的成功经验。此外,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较为顺利,已在a股市场全面铺开。
而且,会议提出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仅表明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试点工作将告一段落,也表明未来沪深主板新股发行将实行注册制,审批制将成为历史。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这一点的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都设立了多套上市标准,ipo上市的条件更具包容性,这也是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必然。沪深主板实行注册制后,显然预计上市条件将更具包容性。未来,沪深主板将能够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也将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得到资本市场更大的支持。
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沪深a股将进入新股市场化发行时代。目前,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均由市场发行,新股的规模、价格、节奏由市场决定,加强对市场的约束。然而,目前沪深主板ipo尚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比如ipo有一条市盈率23倍的高压线。由于发行市盈率有限等方面的原因,“新股不败”的神话频频出现在沪深两市的新股中
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实施,在上市条件更加包容的背景下,一方面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将进一步打折,重组上市热度将大幅降低。公司将寻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渠道上市,而不是通过重组。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快劣质上市公司的清仓。近年来,退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这得益于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重组上市监管的不断收紧以及试点注册制的开启。可以预期,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大幅下降,劣质公司获取市场资源的吸引力下降。其股票不仅会引发市场用“脚”投票,还会加速其退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