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在临床中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迅速且危害性大。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电子产品使用的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下面介绍青光眼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青光眼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视神经和视野的损害,而眼内压升高是导致青光眼的关键因素之一。视神经由数百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负责将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当眼内压力增大时,这些神经细胞会受到压迫,导致持续性的损伤,可能走向死亡。视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将不可逆转地导致视力丧失。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早期和及时的医治至关重要。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头疼、眼睛发胀。由于眼压升高,刺激了三叉神经末梢,会引起反射性疼痛,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地认为头疼是神经内科的疾病,否则会导致误诊的结果。恶心、呕吐。兰州爱尔眼科医院业务院长、青光眼科主任韦萍介绍,如果平时生活中突然有恶心、呕吐伴随眼睛不舒服的情况,一定要去眼科看诊,不要单纯地认为是胃肠道疾病。
其他症状
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患者在清早醒来后还会出现用眼吃力,以及鼻梁根部出现酸胀等症状。
青光眼的危害
1.视力减退。外周视力丧失:青光眼通常以周边视力受损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视野盲区逐渐扩大。这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如行走、驾驶和辨识物体。中心视力丧失:在青光眼晚期,中心视力可能受损,严重时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视神经损害。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慢性损伤,会导致视神经纤维受损。一旦视神经受损,视力丧失将是不可逆的。
3.视野缺损。青光眼可导致视野缺损区域不断扩大,可能形成“管状视野”等严重视野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4.急性青光眼发作。主要症状包括眼痛、恶心、呕吐和视力模糊。急性发作时必须立即接受医治,否则可能导致视力迅速下降。
5.心理及生活品质的影响。长期的失明和视野缺陷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此外,自我照顾能力的下降也会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造成影响。
6.视觉功能减退。青光眼可能导致视觉功能下降,包括深度知觉和颜色识别能力的减退,进而影响日常生活。
预防青光眼
1.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愉悦的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导致眼压上升。
2.控制眼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眼压。尽管眼压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展为青光眼,但维持正常眼压水平对于预防青光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避免长时间用眼,并定期进行眼保健操以帮助控制眼压。
3.适当运动。适量的日常运动有助于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推荐选择散步或慢跑等低强度运动。
4.合理用眼。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用眼和疲劳,限制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和时长,避免在强光下阅读,并且不要长时间处于昏暗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