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到心理治疗的时候,
第一反应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立刻想到电视里经常出现的
——“催眠”。
听上去好像很神秘,
那到底什么是催眠呢?
现实中的催眠治疗,
和影视作品中的催眠一样吗?
不要心急,听小编慢慢讲述。
催眠的常规流程,并不是一上来就让来访者闭上眼睛开始催眠,而是需要进行1-3次的面谈评估,了解来访者的实际状态和接受度,在认为来访者可以进入状态后,才会正式开始催眠治疗;
让患者进入潜意识中,在潜意识里引导患者做某些事情、回答某些问题,最后进行唤醒。
而在催眠的整个过程中,催眠师需要全程记录。
# 催眠到底是什么?
- MENGLUEXINLI -
世界上并没有对“催眠”做统一定义,不同的机构说法不完全一致。
比如,美国心理协会(APA)曾经将催眠称为“一种专注的意识状态,在该意识状态下出现对周围注意力的缩减,对暗示的增强”。但这个定义过于抽象和粗糙,无法整合所有催眠学派的内涵。
现代催眠学大师艾尔曼对催眠的解释是:催眠是一种绕过个人批评能力而产生选择性思考的心理状态。
所以,催眠状态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二是其必须暂时放下或者绕过批判性思维。
知道这两个特性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临床催眠,以及怎样更好地进入催眠状态。
# 会怎样把我带进
潜意识当中呢?
- MENGLUEXINLI -
催眠治疗师通常会使用一些诱导技巧,如轻柔的语言、音乐、视觉化等,帮助个体进入催眠状态。
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意识会变得较为松弛,而潜意识则更加开放和敏感。
# 催眠治疗适用于
哪些心理问题?
- MENGLUEXINLI -
催眠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通过催眠治疗,个体可以探索和改变潜意识中的负面思维模式、情绪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 每个人都适合催眠治疗吗?
- MENGLUEXINLI -
不是。催眠治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也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在接受催眠治疗之前,个体应该与催眠治疗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评估,了解治疗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催眠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不管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催眠都有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催眠是运用语言暗示、肢体动作等作为引导,进入被催眠者的潜意识领域,改变其心理及生理状态的技术。
随着催眠最早的起源发展到现在,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催眠疗法不仅对各种神经症、心身疾病、失眠、性功能障碍、各种瘾癖有着不可比拟的神奇功效,而且对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想象力、提升记忆力等有着特殊的效果。
为了满足大家对于催眠课程的学习, 盟略心理中心 推出了《系统式催眠师临床技术实操+催眠治疗连续培训项目》课程。
对课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来报名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