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处理垃圾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填埋法、焚烧法、高温堆肥等,但是,这些方法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填埋法会对土质造成污染,而焚烧法会污染空气质量。虽然,如今人们会对一些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但是,还有一些垃圾是属于不可以回收,也不能降解的。因此,垃圾处理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
对于发达的国家来说,将一些难以处理的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处理办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洋垃圾”,“洋垃圾”主要是指进口固体废物,包括废旧衣服、废旧电子产品等。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并不发达,进口一部分“洋垃圾”,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开始拒绝接收“洋垃圾”。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也陆续有发展中国家不再为发达国家处理垃圾。西方国家大量的垃圾没有了可去之处,只能不断堆积,成为一个“疑难杂症”。
近日,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了《巴塞尔公约》第十四次缔约大会,186个国家的140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针对塑料垃圾污染。经过讨论,各国一致决定将限制塑料垃圾的进出口贸易,相当于向“洋垃圾”提出“限塑令”,拒绝西方塑料垃圾转嫁污染。
由于塑料垃圾不可降解,处理这类垃圾的成本很高。长期以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就将混合有毒塑料垃圾贴上“可循环利用”的标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而且,一旦环境遭受到污染,最终受害的将是全人类。因此,这项决定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但是美国对此却强烈反对。
事实上,此次《巴塞尔公约》修订案对美国的影响最大。一方面,美国是最大的“洋垃圾”出口国;另一方面,新措施禁止尚未批准的国家出口列入清单的垃圾。虽然美国在1990年就签署了公约,但是却一直没有被批准。因此,美国的反对根本无人理会。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任何一个国家都别妄想“独善其身”。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应该为各国作出表率,而不是不断转嫁污染,甩锅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