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胃癌,可能是每个人都听说过的一个词,尤其是年纪大了的人,听到它就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但你有没有想过,为啥现在这么多人都得了胃癌?它的“祸首”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医生,我可以告诉你,胃癌的成因不只是吃了多少辛辣、油腻的东西,或者喝了多少酒、抽了多少烟。
其实,有些不经意的小习惯,甚至日常里的某些“舒适行为”,才是潜藏在你胃癌背后的罪魁祸首。
胃癌的“危险信号”常常不会立马显现出来,可你一旦掉以轻心,就会发现,很多习惯其实是自己亲手拉开了患癌的大门。
说白了,很多胃癌的形成,都是你自己不经意间给自己“加油”的。那么,究竟有哪些事是过了50岁以后最好尽量避免的?
不良情绪
我见过不少患者,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他们的胃癌并不是因为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而是因为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
你也许不信,觉得胃病、胃癌和情绪能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这种联系,医学上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支持。
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50多岁的男性患者,刚开始他只是胃部不舒服,时不时有点恶心、胀气,他自己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病,吃点药就能缓解。
然而,在我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情况之后,我才知道,他近几年工作压力大,时常加班到深夜,回家后还要处理家庭琐事,整个人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状态。
甚至有时候,他会因为一些小事对家人发火,闷在心里,不跟人说话。
再查体的时候,患者的胃部已经有了明显的异常变化,虽然还没有完全发展为胃癌,但却已经进入了胃部慢性炎症的阶段。
很多人总是把癌症和身体上的不良行为直接挂钩,却忽略了情绪的潜在危害。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适当放松和调节,不仅能有效预防胃癌,还能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习惯性不按时吃饭
我接诊过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家里有两个孩子,老伴年纪也大了,她总是忙着照顾家里,每天的饭点几乎是“看着孩子吃饭”,自己却因为工作忙或者家庭琐事经常跳过正餐。
时间长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想着吃点零食也能打发,于是她不吃正餐,靠着糖果、饼干、方便面等“过活”,而且吃得也不定时。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吃主食、只吃零食没关系,但殊不知这其实是在给胃带来很大的压力。
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与不规律饮食密切相关,特别是那些经常吃快餐、经常熬夜不按时吃饭的人,胃癌的患病风险比那些按时进餐的人要高得多。
胃酸过多
我有一位患者,年纪不大,才刚满50岁,他的胃不好,长期有胃酸过多的症状,每天都会出现烧心、反酸的感觉。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他习惯了随时随地吃一些抗酸药或者喝点牛奶。起初,症状缓解了,他觉得这样很好,就没再多加注意。
然而,当他去做胃镜检查时,结果让我震惊——他的胃黏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炎症和变形,胃癌的风险远高于一般人。
那么,胃酸过多和胃癌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这家伙在消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能帮助我们把食物分解得更细致,还能消灭掉食物里的细菌。
当胃酸过多时,酸性物质就会损伤胃黏膜,久而久之会导致胃炎、胃溃疡。
更糟糕的是,胃酸过多还会刺激胃里的组织,让它们产生一些不太正常的细胞,这可是增加患癌症风险的一个因素。
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你知道吗,如果我们的身体里一直有幽门螺旋杆菌,时间长了,它可能会让我们的胃变得不健康,甚至有可能引发胃癌。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53岁的男性患者,他平时胃口很好,吃得很香,也没觉得有什么胃部不适。可是他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喜欢吃腌制食品。
吃太多咸的东西,可能会让一种叫做幽门螺旋杆菌的细菌长得更快。这种细菌喜欢盐多的环境,它们会在胃里安家,慢慢把胃的环境变得适合它们生活。
这样一来,它们就会攻击胃的内壁,搞出慢性胃炎,长期这样下去,胃可能就会出大问题,甚至变成胃癌。
过度依赖药物
现在,有很多人习惯了吃药来解决胃部不适,无论是止痛药、抗酸药,还是消炎药。
尤其是一些人觉得自己胃不舒服了就去随便吃点药,殊不知,长期过度依赖药物,会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影响。
我有一个60岁的女性患者,平时胃部总是胀气不适,她习惯性地吃一些止痛药和抗酸药,虽然症状能暂时得到缓解,但药物对胃黏膜的长期伤害却是不容忽视的。
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破坏胃部的天然屏障,使胃部更容易受到胃酸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有些药物,比如那些用来消炎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一些常见的抗酸药,如果咱们老是用,可能会让胃癌的风险悄悄上升。
这些药虽然能快速帮我们缓解不适,但要是用得太频繁,胃的自我修复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胃癌的风险就可能跟着涨。
而在50岁以后,这些潜在风险就像一个无形的压力源,不仅给胃带来负担,更是癌症发生的“催化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胃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叶婧.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期间引起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