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节气
《冬至》·贵谷子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从冬至日开始,阳气开始兴起增强,代表新的循环开始,现在各地仍有吃饺子、汤圆、羊肉汤,祭天、祭祖等习俗。此时,应根据体质防寒保暖、谨慎起居、调养饮食。
壹
冬至节气养生
No.1
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说法, 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尤其是老人。
No.2
衣着保暖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气血运行会在此时变得更加缓慢,如再为寒邪所伤,则周身气血更易发生拥堵。因此,平素血液黏稠度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患者,更要做好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的保暖工作。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否则过热更易生病。
No.3
适度运动
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冬至时节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中老年人以散步或快走为宜。冬天运动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上午九十点钟或下午两三点钟阳光好时进行,避免在寒冷天气外出锻炼。运动结束后,要注意及时补水,防止身体水分消耗过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No.4
酌情进补
冬至过后是大补的最佳时机,但也要因人而异。冬季吃的肉类等肥甘厚味较多,容易导致饮食不化、内热积聚,更易引发疾病。所以在食用热性食物的同时,适当吃点清凉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贰
冬至进补原则
进补应遵循保暖御寒、防燥原则
首先,要进食肉、蛋、鱼之类富含脂肪、蛋白质等,且热量较高的食材。
其次,要食用连皮带根的根菜类,以补充人体微量元素,御寒强身。
第三,要注重防燥,冬季常有鼻干咽痒、 皮肤干裂的症状,需要蛋、乳、谷物、果蔬等来补充维生素等元素,对于平常就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喜冷饮的阴虚体质者,可吃些藕、黑木耳、银耳、甘蔗、百合、山药、甲鱼、海参、阿胶等滋阴。
冬至最需要进补的有三类人群
一是阳气不足,时流清涕、手足不温、易生冻疮、夜尿频数而清长者。
二是易患冬病,经常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生冻疮者。
三是预防春夏病,如长期咳喘、羸弱者。冬令补得好,春夏才能病得少。
叁
冬至进补膳食
庄行镇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主治医师金连英介绍,从中医的角度,滋阴温阳 、补气是冬季食疗的原则。下面推荐一款冬季膳食制作方法。
阿胶核桃膏
材料:阿胶250克,核桃肉、 黑芝麻、桂圆肉各150克,去核红枣500克,黄酒500毫升,冰糖(敲碎)250克。
制法:一种是把阿胶浸于黄酒中3~5天,然后与酒一起隔水蒸化,再加入红枣、核桃碎、桂圆肉、黑芝麻调匀,最后再放入冰糖至蒸化即成。另一种是把阿胶浸于黄酒3~5天,隔水蒸化后加入冰糖搅拌,最后加入其他材料搅拌均匀。成膏后冰箱冷藏24小时,可取出切块后继续冷藏。
服法:随取随切随食,每日1~2次,每次数块。
功效:养血润燥,益肾润肠,养颜美容,乌发延年。
点评: 阿胶味甘,性平偏温,归肺、肝、肾经,自古被誉为补血圣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阿胶可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改善血液功能,促进钙的吸收。
核桃肉多煮可能会有类似发馊的不良气味,所以建议最后撒入,避免熬煮。阿胶味厚性峻, 服用过多,会上火鼻衄、口干咽痛、大便干结,此时应减少用量。
注:脾胃虚弱、体内湿气较重、术后恢复期、月经期者慎用。冬令进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具体可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