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瘾
近日,我院物质依赖科接诊了市民李先生。36岁的他已有十余年的饮酒史,因身体不适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诊。
据了解,李先生因为工作原因,应酬比较多,因此经常会应酬喝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先生慢慢的习惯上了喝酒,每天都要饮酒,吃饭很少,几年时间下来,李先生现在不饮酒的时候出现了手抖、心慌、出虚汗的情况,而且这些情况还逐渐还加重了,在最近的一次饮酒后李先生出现了走路没有力气,肌肉酸痛,容易跌倒,甚至喘不上气。家人担心他身体出了问题,赶忙带他来到医院。
我院物质依赖科主任段杰接诊后,发现李先生血糖偏低、血压异常,且思维迟钝、记忆力差,最终以酒精依赖戒断综合征将李先生收治入院,并为其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血糖、血压恢复稳定,各类症状也有所缓解,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段杰介绍,饮酒后喘不上气是五种十分危险的情况之一。另外几种分别是双硫仑样反应、低血糖、心脑血管急症和急性胰腺炎。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下这几种情况:
一、窒息
在我们喝醉之后,自身对气道本能的保护作用会减弱甚至消失,若此时出现呕吐现象,呕吐物极易进入气管,堵住气管引起窒息,有生命危险的发生。因此,醉酒人呕吐时一定要将其头部转向一侧,减少误吸的发生。
二、双硫仑样反应
有些人服药后饮酒,或饮酒后服药会出现类似服用解酒药物的反应——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多在饮酒后半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胸闷气短、四肢乏力、恶心、呕吐、严重者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可出现意识丧失,极个别引起死亡。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多为抗生素,需注意在使用上述抗菌药期间及停药后14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包括饮料、食物、药物),尤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一句话:饮酒不吃药,吃药不饮酒。
三、低血糖
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诱发低血糖,血糖是身体运营的能量基础,对于维持脑功能尤其重要,低血糖早期可表现为心悸、多汗、烦躁,伴随低血糖加重,可出现嗜睡、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低血糖经及时治疗大多可迅速恢复,无永久后遗症,若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则可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所以在饮酒时一定要适当吃些主食,避免发生低血糖,若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先吃点糖,但仍要及时就医。
四、心脑血管急症
大量饮酒会对人体造成心肌损伤,对于清醒的人,可表现为心慌、胸闷等不舒服。但对于醉酒的人可能没有任何感觉,心脏损伤只是静静地出现,悄悄夺人性命。此外,饮酒可诱发各种心血管意外,最常见的是心肌梗塞、脑卒中、脑出血,同样,因为醉酒者处于沉睡中,所以旁观者甚至其本人都难以察觉。所以,饮酒者加强自己的自控力,旁观者要提高警惕,以防意外发生。
五、急性胰腺炎和消化道出血
大量酒精进入人体后可诱发胰腺炎。正常情况下,胰腺向肠道输送胰酶,负责消化各种食物,但肠道有大量的食物、液体,导致胰腺输送受阻,于是出现大量库存滞留胰腺,开始消化胰腺本身,从而诱发全身反应,重者出现全身多个器官衰竭,甚至引起心跳停止。
大量饮酒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甚至大出血,一方面喝酒后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侵蚀血管引起出血,尤其是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饮酒后极易诱发消化道大出血。另一方面酒精可以使胃的黏膜
科室简介
心身障碍科现有病床94张,现有医护人员24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心理学硕士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0名,省级知名精神科专家常驻我科,医护团队服务热情,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致力于为病患治愈疾病、回归健康生活而努力。科室医护团队结构合理,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服务一流,设备齐全,环境舒适,安静整洁,病区内设置有影视室、音乐室、棋牌室、阅览室、心理治疗室、活动室、健康教育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心身障碍科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性化竭诚服务、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体现对患者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医疗手段多样化,运用工娱疗法、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精湛的护理技术,提升疗效,提高治愈率,使患者重返家庭。
诊疗范围:主治各种精神科常见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阿尔茨海默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尤擅于酒精依赖、酒精戒断综合征、酒精合并躯体疾病、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重点项目介绍:
1、多导睡眠监测系统
多导睡眠监测,是当今睡眠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新技术,在世界睡眠研究界又被称为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对于诊治各种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保障人们健康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适用范围:睡眠障碍、睡眠呼吸紊乱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通过对各种生理参数的记录与分析,对相关疾病进行分析、诊断。
2、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一种通过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合成脑电仿真低频生物电流,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太阳穴或风池穴部位表皮的电极,用仿生物电自颅外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屏障刺激小脑顶核区的电疗设备。
适用范围:失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症状。
3、电针治疗仪
用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分为:1.连续波2.断续波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通过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对各种精神症状能提高疗效,增加康复力度。
4、体感音乐震动床
将音乐中16~150赫兹的低频信号经增幅放大和物理换能后,使音乐的“外源性振动”与人体的“内源性振动”产生和谐共振,它通过“身体感知音乐”的方式(即将音乐转换成振动、通过骨传导的方式),经过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刺激,能够在短时间内激活大脑中枢,快速诱导出大脑α波,使人迅速获得高质量的身心愉悦与放松,抑制大脑破坏性的压力荷尔蒙,有效改善失眠、焦虑、抑郁、身心失调和躯体化症状等。可用于各种心理和心身疾病的辅助康复治疗。
5、经颅磁治疗仪
经颅磁治疗仪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技术,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适用范围:经颅磁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抑郁症、强迫症、躁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疾病,其中对抑郁症的治疗在美国已经通过FDA的认证,治愈率为20%,治疗有效率可以高达100%。
6、心理CT
心理CT是根据对不同测试者问题的回答,得出心理评分,再依据心理学量表进行诊断分析,能够更直观地检测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7、生物反馈治疗仪
生物反馈治疗是训练病人利用反馈信息,正确地调整或控制自己的躯体功能,以治疗疾病。适应症:焦虑、惊恐发作、各种睡眠障碍等。
8、眼动检查仪器
眼动仪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仪器。用于记录人在视觉信息时的眼动轨迹特征,广泛用于注意,视知觉等领域。
9、事件相关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10、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MECT)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又称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将一小股电流通过大脑,诱发大脑产生的一次脑电发作,这种发作会影响到整个大脑,包括控制思维、心境、食欲和睡眠的中枢神经系统,多次治疗后会改变脑组织中的化学递质,并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
咨询电话:
供 稿|季 康
二审|王毛毛
三审|刘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