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没转移吃中药?能预防转移吗?小细胞肺癌是一类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可能与大量吸烟、空气污染、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全身乏力、消瘦等不良反应。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当癌细胞尚未发生转移时,是否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来预防转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小细胞肺癌被视为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和所致。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通过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药可以起到调节体内环境、恢复阴阳平衡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
中药在治疗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如咳嗽、咳痰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中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抵御疾病的侵袭。这种调节免疫的作用,对于预防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医看来,小细胞肺癌的转移与体内的痰瘀毒邪有关。通过服用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可以清除体内的痰瘀毒邪,减少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同时,中药还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长期服用祛邪扶正类的中药,对于预防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具有积极作用。患者在手术后或放化疗治疗后服用中药,可以很好地预防或延缓肿瘤的转移与复发。这是因为中药不仅可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使机体更好地抵御肿瘤细胞的侵袭。
中医抗癌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中医不仅关注肿瘤本身,还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加精准有效。此外,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患者的伤害也较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
中医治疗癌症的疗效也受到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水平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时,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作为袁氏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铭记先祖遗训,秉承先人遗志,继承祖业,在四十余年的肿瘤临床治疗中,坚持弘扬中医抗癌优势,重视中医传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针对术后,放化疗、靶向药治疗期间,应对患者常见的毒副反应、复发、转移等问题,提供扶正治疗,以固护患者自身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抗癌治疗保驾,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小细胞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宋某,女,小细胞肺癌,2014年11月12日初诊
2014年11月,患者在市人民医院查出肺部占位,病理活检确诊:左肺小细胞癌。35次放疗+化疗后,吃不下去饭、恶心、头晕、浑身没劲儿。由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2014年11月12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药后,腿酸困消失,感觉身上有劲儿的她还主动下床走了1里多路不觉得累。继续服药,面色开始红润,精神也好些了。而且6个疗程的化疗也顺利完成;2016年9月2日,到医院复查CT,一切稳定。2018年3月前来巩固治疗,自诉身体没一点儿不舒服,“在家做饭,引孩子。”2020年6月回访一切健康。2024年回访情况良好。
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癌细胞尚未发生转移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进行治疗。通过调节体内环境、恢复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等方法,中药有助于预防小细胞肺癌的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自行服药。同时,患者还应保持愉悦的心情、合理饮食、加强锻炼等,以综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