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风与拖延的关系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引起的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尿酸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就会以尿酸盐的结晶形式析出,沉积在关节等组织中,引发痛风。
很多时候,痛风是 “拖出来” 的。在尿酸刚开始升高的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就忽视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尿酸血症长期未得到控制,尿酸盐结晶逐渐在关节周围沉积,就会引起关节的炎症反应。首次痛风发作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单关节疼痛,最常见于大足趾的跖趾关节,疼痛往往非常剧烈,关节还会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如果在尿酸升高的初期就积极干预,调整生活方式和进行必要的治疗,是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避免痛风发作的。
二、预防尿酸高的方法
- 饮食控制
-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 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是高嘌呤食物的典型代表。每 100 克猪肝中嘌呤含量可达 200 - 300 毫克。海鲜中的沙丁鱼、凤尾鱼等嘌呤含量也很高。这些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大量尿酸,应该尽量少吃。
- 肉汤也含有较高的嘌呤,因为在炖汤过程中,肉中的嘌呤会溶解到汤中。例如,浓鸡汤中的嘌呤含量要比鸡肉本身更高。
- 增加低嘌呤食物摄入:
- 主食类可以多选择谷物,如大米、小麦等,它们的嘌呤含量很低,每 100 克大米中嘌呤含量通常在 3 - 4 毫克左右。
- 蔬菜大部分都是低嘌呤食物,像黄瓜、西红柿等。黄瓜嘌呤含量每 100 克约为 14 毫克,西红柿每 100 克约为 4.3 毫克。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
- 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苹果、梨等。苹果每 100 克嘌呤含量约为 0.9 毫克,梨每 100 克嘌呤含量约为 1.1 毫克。它们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能够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体外。
- 控制体重
- 肥胖是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减少尿酸的排泄。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减轻体重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建议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应尽量保持在 18.5 - 23.9 之间。例如,一个身高 170 厘米的人,体重应该控制在 53.5 - 69.9 千克之间。
-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快走速度一般在每分钟 100 - 120 步左右,每次 30 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消耗热量,减轻体重,还能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尿酸的排泄。
- 多喝水
-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尿酸的排泄非常重要。建议每天饮用 2000 - 3000 毫升的水。可以选择白开水、矿泉水等。多喝水能够增加尿量,使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例如,当人体摄入足够的水分时,肾脏对尿酸的滤过和排泄功能会增强,从而降低血尿酸的浓度。
- 限制饮酒和高果糖饮料摄入
- 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使血乳酸浓度升高,乳酸会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尤其是啤酒,它本身还含有较高的嘌呤,所以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饮酒。
- 高果糖饮料,如一些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其中的果糖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消耗三磷酸腺苷(ATP),产生大量的尿酸。研究表明,每天摄入过多果糖饮料的人群,血尿酸水平会明显升高。所以应该尽量减少高果糖饮料的摄入,选择无糖茶或者白开水等健康饮品。
- 定期体检
- 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是早期发现尿酸异常的关键。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血尿酸检查。对于有痛风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该增加检查的频率,如每 3 - 6 个月检查一次。如果发现血尿酸升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止尿酸进一步升高而引发痛风等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