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近的大幅降温,你是不是会感觉越来越难从被窝里醒来,恨不得一觉睡到天荒地老呢?冬季来临,日照减少,气温下降,许多人会感到情绪低落、疲惫、嗜睡,甚至出现抑郁症状。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季节性情绪失调,帮助大家科学应对,走出冬日情绪低谷!
冬季忧郁症——季节性情感障碍
“冬季忧郁症”在专业领域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简称SAD),这是一种情感或情绪上的失调,是一种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Q
为什么冬季容易情绪低落?
1. 光照减少:冬季日照时间缩短,人体接收到的阳光减少,导致大脑分泌的五羟色胺(一种让人感到愉悦的神经递质)减少,从而影响情绪。
2. 褪黑素分泌增加:阳光减弱,人体褪黑素分泌增加,导致疲倦和睡意增加。
3. 维生素D缺乏:阳光减少,机体产生的维生素D减少,而维生素D缺乏与抑郁症状有关。
4. 心理因素:年底各种DDL、期末考试等压力事件增多,容易导致精神紧张和情绪低落。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症状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被SAD所困扰呢?季节性情绪失调主要表现为在特定季节(尤其是秋冬)出现抑郁症状,可以根据以下症状判断:如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嗜睡、食欲改变、易怒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这种情绪失调并非偶然,而是与光照不足、气温下降以及人体生物钟基因的变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增加光照时间: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光,早上拉开窗帘,让阳光洒进室内。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多进行户外活动。
2.调整饮食:多补充富含维生素D和铁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豆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增加糖分摄入,提升血糖水平,以减轻抑郁情绪(糖尿病患者除外)。
3.增加运动量: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提升自信心和积极性。可进行室内运动,如瑜伽、舞蹈或游泳等。
4.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紧密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加入兴趣小组或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增加社交互动。
5.寻求专业帮助:若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能够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与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即便是在冬天,也应多出门散步,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冬季虽然寒冷,但春天终将到来。通过科学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战胜季节性情绪失调,享受每一个美好的季节。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冬季,迎接充满希望的春天!
文字 / 毛树
排版 / 冯熙钊
审核 / 董黎刚
责编 / 应浩珍、邵平凡
出品 / 信电学院新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