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活过80岁?医生:早戒掉这个习惯,或对身体有益
创始人
2024-12-10 19:04:35
0

吴大叔他听说隔壁村的老李,居然顶着二十多年的糖尿病病史,依然精神矍铄、能吃能睡。

吴大叔一开始不信,心想:“这糖尿病不是慢慢‘拖垮人’的病吗?怎么还能长命百岁?”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老李不仅生活习惯好,还特别注重控制病情。

于是吴大叔疑惑了:“糖尿病真的能控制好,还能活这么久?难道这里头有什么秘密?”

其实,糖尿病并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以通过管理大大延长寿命的慢性疾病,控制得当的糖尿病患者,活到80岁甚至更久完全不是梦。

关键就在于是否懂得科学管理和避免错误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的危险并不在于血糖高本身,而在于它对全身各大器官的“连锁反应”,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就像一条“慢性毒蛇”,它会一点点啃噬血管、神经和各种组织器官。

糖尿病的“杀手锏”并不是血糖高这件事,而是因为它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才让人闻之色变。

但这些并发症真的不可控吗,其实不然,糖尿病的治疗核心就在于“控糖”,只要把血糖维好,身体就有机会避免这些连锁反应。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但问题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控制,甚至走入了“只靠吃药”的误区。

实际上,控血糖是个综合性的过程,吃药固然重要,但饮食管理、运动调节同样不能少,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少油少盐少糖,尤其要避免高GI(升糖指数)食品,比如白米饭、白面条等。

而运动方面,每周进行一定的锻炼,比如快走、骑自行车,都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葡萄糖,从而稳定血糖水平。

高血压与高血脂常常也是关键因素,降血压可以通过减少盐分摄入和坚持运动来实现;降血脂则需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和内脏,同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很多人都觉得,熬夜不过就是少睡几个小时,补补觉不就行了吗?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熬夜的危害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因为长期熬夜不仅会影响血糖水平,还会破坏整个身体的代谢平衡,甚至让你的胰岛功能雪上加霜。

人在熬夜时,身体会分泌更多的应激激素,比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的作用之一是提高血糖水平,帮助身体应对“紧急状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偶尔一次熬夜,身体可能还能调节过来;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血糖的波动就像在脆弱的系统上加了一层“火山灰”,随时可能触发大问题。

尤其是那些本来血糖控制得就不太好的人群,一次熬夜就可能让血糖飙升到危险水平。

胰岛素堪称控制血糖的“钥匙”,而熬夜时,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会变得迟缓。

简单来说,就是胰岛素明明已经“开门”了,细胞却懒得“搭理”,于是血糖就只能在血液中“打转”,长此以往会加重胰岛功能的负担。

熬夜不仅会让血糖失控,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会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比如手脚麻木、刺痛或者感觉迟钝,而熬夜会进一步加剧神经的负担,让这些症状变得更严重。

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熬夜还可能导致睡得不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本来就容易因为高血糖引发夜尿多、口渴等问题,睡眠本就不踏实。

如果再因为熬夜打乱了生物钟,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在夜间修复和调节血糖的能力会进一步削弱,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更差,反过来又影响健康管理。

一旦不熬夜,你会发现,血糖的波动会变小很多,这是因为,当你按时睡觉时,身体的代谢会进入一个更稳定的状态。

夜间睡眠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时间,肝脏、胰腺等器官都会趁机“休整”,而不是像熬夜时那样,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

良好的睡眠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研究表明,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响应能力,从而使糖尿病患者更易控制血糖。

不仅如此,戒掉熬夜还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心血管系统在夜间会进行“自检”和“修复”,如果能保证足够的睡眠,血压和血脂的波动都会更小,心梗和中风的风险自然也会下降。

很多人习惯熬夜,归根结底是被工作、娱乐或者一些坏习惯“绑架”了,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熬夜不仅伤身体,还可能直接影响寿命。

戒掉熬夜的第一步,就是重建健康的作息习惯。

为免睡前受到刺激,不少人有临睡前刷手机或喝咖啡的习惯,然而这些行为皆会使神经兴奋,对入睡的时间与质量产生影响。

睡前一小时尝试放下电子设备,可聆听一些轻音乐,或进行简单的放松练习,以助力身体逐步进入休息状态。

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泡脚,这不仅有助于放松神经,还能改善夜间的血液循环。

熬夜看似是个无伤大雅的小习惯,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它可能是健康管理中的“隐形陷阱”。

长期熬夜不仅会让血糖失控,还会对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整体代谢产生深远的影响,戒掉熬夜,不仅能帮助稳定血糖,还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让身体更有“续航力”。

健康管理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复一日的良好习惯积累,规律的作息、足够的睡眠,就是管理血糖的“基础设施”,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决定健康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戒掉熬夜,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也许就是迈向长寿的一大步。

健康在于细节,从今天开始,为自己多睡一小时,少“伤”一分糖尿病的防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颈动脉斑块:健康隐患的真相与对... 你知道颈动脉斑块对健康的威胁有多大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颈动脉斑块这一健康隐患,不少患者...
原创 比... 导读:每年入冬后,还有一些人再吃红薯、芋头这类食物,其实在冬天,我建议大家少吃一点红薯芋头,因为这2...
重磅消息公开 湖南长沙HPV医... 1、长沙五洲医院HPV诊疗科室,2、湖南省级HPV防治院,3、湖南省级性病防治院,4、湖南省级性病防...
原创 关... 目录 1. 子宫肌瘤的分型 2.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3. 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 4. 子宫肌瘤的治疗...
原创 网... 年仅29岁!网红咖啡患直肠癌不幸去世,确诊6个月后决定放弃化疗 哎呦喂,这网红咖啡去世的事儿,真...
自检肝病看这里:上厕所时的 3... 肝病自检最方便的方法:上厕所!出现这3个异常表现,有肝癌危险! 1、尿液颜色加深 正常情况下,尿液...
原创 二... 二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争,很多国家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一度没有恢复过来。当然这也是因...
原创 老... 标题:老合肥人对奶酥蛋糕的回忆,全靠红星路上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 XXXXXXXX年XX月XX日X...
体内有癌,睡眠先知?睡觉时若出... 你听说过吗?有一种说法,睡觉时身体的突然抖动,其实是“长身体”的信号。 也有说法称这还是身体缺钙的表...
医疗高级人才有了新培养渠道 本报讯(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谢明明)12月28日,记者从河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暨郑州大学MBA(工商...
原创 古... 减肥是女人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现代女性,在古代也如此。张可久在《梧叶儿·席上有赠》...
卢顺义医生帕金森病疗效如何?康... 卢顺义医生出生于1949年,师从华北名医金梦贤,中医临床专业从医四十余年,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对...
颜如晶减肥遇瓶颈,三个月仅减三... 近日,知名辩论选手颜如晶在社交平台发文,崩溃地表示自己在健身房耗尽了精力,吃着减脂餐却磨灭了生活的热...
韩国“重庆火锅游”爆火,有火锅... 12月28日,“上海海底捞火锅店称晚上10点后一半是韩国人”冲上热搜榜。 28日中午,重庆南山枇杷园...
乙肝大三阳患者转小三阳后多久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两种主要阶段:乙型肝炎大三阳与小三阳。其中,乙型肝炎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处于活跃状...
冬天泡脚竟藏这些健康隐患?医生... 寒冷的冬天,你是否也在夜晚习惯让双脚泡入热水,尽情享受那温暖的舒适感?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习惯背后,...
常吃烤红薯会致癌?并非如此,真... 流 “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网上有传言说:“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言 流言分析 并...
真正抑郁症才有的10个样子,别... 如何了解自己或身边的人的得了抑郁症呢? 抑郁症的十大表现: 1、情绪需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引起膀胱结石的原因有哪些 膀胱结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尿路梗阻、膀胱异物、膀胱感染、以及...
疫苗行业降价潮,未来会如何? 在当今动荡的医药市场,疫苗行业的降价潮引发了众多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