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已到“大雪”节气,阵阵冷风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小伙伴们也都裹上厚厚的外套来抵抗寒冷。大家都知道,在炎热、多雨的季节,使用助听器都是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在寒冷的冬季,助听器要如何安然过冬呢?
防潮
天气冷了,室外温差大,特别是从开着空调的房间走到外面时,我们的眼镜上经常起雾。这是由于冷凝水附着在眼镜片表面形成。对于助听器而言,这种较大的温差就会引起耳背式助听器导声管内水汽或者水珠的形成,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水珠进入到助听器中,引起助听器故障。
使用小贴士
一旦发现导声管内出现水珠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把导声管拔下来,然后甩掉小水珠就行了,也可以把纸巾搓成小细条将水珠吸干,如果家里备有吹气球,可以借用吹气球将水珠排出。排出水珠后,记得将助听器和导声管再次进行干燥哦。如果大家觉得这样操作比较麻烦,也可以尝试用防潮导声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冷凝水的产生。
防寒
冬季温度低,特别是北方的室外。低温会导致一些材质或者化学反应发生改变,在助听器上,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电池电量缩短
一到冬天,听友们都会发现自己的助听器电池不耐用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助听器的锌空气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而放电的,而温度过低会减缓化学反应的速度,甚至停止,从而导致助听器电池不耐用的情况。可充电的锂电池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使用小贴士
气温较低时,撕开锌空气电池的贴片后,可以适当延长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也可以尝试将电池放在手心捂热一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请听友们记得准备好充足的备用电池,可充电助听器及时充满电,以防止助听器没电而带来的沟通交流困难。
2、助听器外壳变脆弱
助听器的外壳一般都是一些含有乙烯基的聚合物为基料,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特别是耳内式的助听器,会出现老化的情况。气温骤降,对外壳的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助听器就更不耐摔了。
使用小贴士
使用助听器时,轻拿轻放。助听器不用时,应固定一个地方存放,切不可随处乱放,远离孩子和宠物,以免孩子玩耍时掉在地上造成损坏或者被宠物咬破及吞噬。
防静电
冬天除了有让人瑟瑟发抖的低温,同时也还会让人的身体和周边的环境都特别的干燥,而产生静电。
如果某天你的助听器出现了无声的情况,除了要排查电池、受潮以及内部损坏等原因外,还可能是静电引起。不过小伙伴们也不用太担心,目前绝大多数的助听器都有防静电的功能,如果你还是有点不放心。
使用小贴士
在穿脱衣服时,特别是套头的毛衣等,记得取下助听器,第一防止助听器掉落遗失,第二也可以避免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对助听器造成损坏。在触碰助听器时,也可以适当涂点护手霜,避免接触时产生静电。
防啸叫
冬季佩戴帽子、围巾时,耳部的遮挡可能导致助听器产生啸叫。这是由于部分原本泄露在空气中的声音由于遮挡被助听器麦克风重新拾取并放大,如此循环引起了恼人的啸叫。但是冬天这么冷,不戴帽子围巾受不了,怎么办?
使用小贴士
首先选择合适的帽子和围巾,避免耳部遮挡或包裹,减少啸叫的可能性。如果耳模或耳塞密封不严的可以更换更加贴合的耳塞或耳模,减少声音的泄露,从源头减少啸叫发生。还可以请验配师调节助听器的反馈管理功能,用于实时消除啸叫。点击下图查看具体解决方法。
防丢失
在穿脱帽子、围巾、口罩时,助听器容易因钩挂而脱落,特别是RIC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和BTE耳背式助听器。因为个头较小,有时不易引起人们察觉,进而增加了丢失的风险。
使用小贴士
耳背式助听器建议使用防丢绳。在穿脱衣物时,特别是套头毛衣,记得先取下助听器,防止掉落遗失。同时,摘脱帽子、围巾、口罩时小心操作,避免助听器在穿脱间意外滑落。
助听器的使用寿命往往取决于佩戴者的爱护程度,日常保养维护越精细,助听器就能使用得越久。冬天助听器使用小贴士,已为您整理好,记得收藏助你的助听器安然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