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但你有没有想过,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有时候会突然离世?
难道真的是命运捉弄,还是有什么我们忽略的“警告信号”?
施大妈正坐在医院的候诊区,满脸愁容地翻看着手里的报纸。
突然,她听到两个护士低声交谈:“昨天那个糖尿病患者,突然没了……”
另一个护士接着说:“我听说,他最近都没怎么注意饮食,运动也少,血糖波动大,可能就是这原因。”
施大妈心头一紧,顿时觉得血糖好像突然升高了几度。
她心里嘀咕:“这可不行,我得好好问问医生,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万一我也犯了什么大错,突然……”
施大妈是家附近一所学校的食堂阿姨,平时做饭做得有条不紊,倒是没太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
她知道自己有些年纪了,血糖不太稳定,早前做过几次检查,但一直没听医生说太严重,这次来医院,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医生,医生,我想问问,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突然没了?你们说的那些预兆,真的能看出来吗?”施大妈终于鼓起勇气,推开医生办公室的门。
张医生看了一眼施大妈,笑着让她坐下:“施大妈,别急,先告诉我你的检查结果怎么样,咱们先看看这次血糖到底有多高。”
施大妈拿起桌上的检查单,递给医生:“结果显示血糖又升高了,你看,是不是太高了?”
张医生拿着单子看了看,皱了一下眉:“嗯,确实是有些高,尤其是空腹血糖,你得控制一下。可是你别担心,咱们可以慢慢调整,不是说立刻就有大问题。”
施大妈听后稍微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前两天听到人家说糖尿病患者突然就没了,我还挺害怕的,想问问你,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能预防呢?”
张医生点点头,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糖尿病突然发作,确实有个特点,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期。”
“最近有一些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两个特定的共性,可能会突然发生不良反应,甚至猝死。”
施大妈瞪大了眼睛:“哎呀,这么严重,那我岂不是……”
张医生看着她,安抚道:“别着急,第一个共性,就是血糖波动大,很多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得不稳定,忽高忽低,这种很容易引发急性并发症,甚至出现昏迷、心脏骤停等危险。”
“你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旦过高,体内就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产生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心脏。”
施大妈听了,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那我平时就爱吃点甜的,特别喜欢糖果和蛋糕,难怪总是控制不好。”
张医生笑了笑:“这就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通病,吃了甜食,血糖波动大,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受到影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已经有了基础病,这时候血糖不稳定就更加危险了。”
“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血糖波动大呢?”施大妈忙不迭地问道,那双眼眸中满是忧虑。
张医生拿出一支笔,指着桌上的血糖仪:“这个东西可以帮你检查血糖波动,只要你每天记录一次血糖,保持血糖稳定,不让它波动得太厉害,就能有效减少风险。”
施大妈点了点头,又问:“那除了血糖波动大,还有什么是糖尿病患者突然离世的原因?”
张医生沉思了一会儿,说:“第二个共性,就是忽视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不止是高血糖,它还可能引发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就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冲击。”
施大妈听了直摇头:“我可不想得什么并发症。”
张医生继续说道:“最典型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多患者失明的原因就是这个,还有糖尿病肾病,可能悄无声息地损害肾功能,最后发展成肾衰竭。”
施大妈心里一紧:“那怎么办?我可不想得这些病。”
张医生微笑着说:“关键就是要定期检查,像你的检查单上,虽然血糖有些高,但还没到需要治疗并发症的程度。”
“只要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长期高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就能有效减少风险。”
施大妈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我平时都不怎么去医院检查,看来这次得多重视一下,我是不是也得考虑控制体重,做点运动呢?”
张医生点点头:“控制体重和运动非常重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过重的体重会加重胰岛素的负担,每天适量的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都能帮助降低血糖,保持身体健康。”
施大妈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决心:“我明白了,谢谢你,张医生!从今天起,我要好好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糖尿病控制住。”
张医生笑了笑:“没错,生活方式的调整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
施大妈站起来,拍拍自己的衣服:“谢谢张医生!我会好好控制血糖,不让自己陷入危险的。”
然后,她走出了医生办公室,心里感到无比的轻松。
关于糖尿病的控制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