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话题,但这可不是个简单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却效果不佳,甚至越减越肥。其实,很多时候,问题不在于你不够努力,而在于你的体质——脾虚湿气重。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缺乏运动等,导致许多人出现了脾虚湿气重的情况。明明吃得不多,却总是容易发胖,甚至出现水肿、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提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为后天之本,具有运化水谷、运化水湿的作用。当脾虚时,运化功能减弱,水湿内停,形成湿气。
湿气在体内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等外界因素所致;内湿则主要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产生。湿气重则会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
湿气重的表现:
(1)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舌苔厚白。
(2)大便黏腻:大便不成形,经常粘在马桶壁上。
(3)食欲不振:感觉肚子饱胀,总是不想吃食物。
(4)身体困重:四肢乏力,精神不振。
(5)皮肤油腻:面部油腻,容易长痘和湿疹。
内湿和外湿相互影响,当外湿侵袭人体时,如果脾的功能正常,便能够抵御外湿;但如果脾虚,就容易导致外湿内侵,加重体内湿气。
艾灸作为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绒刺激人体特定穴位,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脾胃等功效。对于脾虚湿气重的人来说,艾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理方法。
下面是改善脾虚湿气重的常用艾灸穴位分享:
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艾灸中脘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加快肠胃消化,调理腹泻、呕吐以及消化不良等问题。
2、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艾灸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补益气血、调和胃气。
3、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调理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4、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艾灸阴陵泉穴可以打通脾经,恢复脾经的正常功能,促进多余水湿的排出。
艾圣医皇提醒,以上穴位一般艾灸15-20分钟即可,以皮肤温热为度。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好的艾条,掌握正确的艾灸方法。
记住,你不是瘦不了,而是需要调理好身体,让湿气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