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说一味中药,对各类高血压病眩晕、头疼等都有镇静止痛作用。
这味药就是“天麻”,中医认为,天麻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通经活络等功
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天麻的功效作了总结归纳:天麻“辛,温,无毒。旧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消臃肿,下肢满,寒疝下血。主治风湿,四肢拘挛,瘫痪不遂;小儿风痛,惊气,助阳气,补五壤七伤;风虚眩晕头痛,通血脉,开窍。
现代药学研究也发现,天麻对治疗头晕目眩、高血压病有很好的效果。
经常用天麻泡水喝不仅操作方便,同时对于身体也有很多好处。不仅具有止痛,镇静的效果,对降低血压有很大的帮助,对心脏也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天麻何许人也?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春季4~5月间采挖为“春麻”;立冬前9~10月间采挖的为“冬麻”,质量较好。挖起后趁鲜洗去泥土,用清水或白矾水略泡,刮去外皮,水煮或蒸透心,切片,摊开晾干。
中医认为,天麻甘,平。归肝经。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用法用量】3~9g。
1.天麻炖鸡
主要原料:鸡1只(500克),天麻10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天麻洗净、切片,放入鸡腹内,鸡入锅加水清炖至熟烂,加调料入味后食用。
效用说明:熄风、行气、活血。适宜于身体虚弱、产后血虚头昏等症。
2. 天麻鲤鱼
主要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条(约1500克),酱油、料酒、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遍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上屉蒸约30分钟,蒸好后拣去葱、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效用说明: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适宜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3. 天麻煮鸡蛋
原料:天麻片30克,鸡蛋3个,水1000克。
加工方法:先将天麻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特点:清汤爽口,食用方便。具有治疗头痛、目眩的功效。
4.天麻桑果粥
【组成】天麻10克,桑葚子15克,菊花10克,粟米100克。
【用法】先煎天麻、桑葚子,后入菊花,取汁去渣,入粟米煮粥。每日服1剂,分2次服。
【主治】肝肾阴虚引起的中风。证见平素头痛,目弦耳鸣,突然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
5.、天麻陈皮粥
【组成】天麻10克,陈皮10~15克,粟米50~100克。
【用法】天麻、陈皮先煎,取汁去渣,再入粟米煮成稀粥。每日1剂。
【主治】阴闭引起的中风。证见突然昏仆,静而不烦,四肢欠温。
6.天麻钩藤白蜜饮
材料:天麻20克,钩藤30克,全蝎10克,白蜜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全蝎放入500毫升水中煎煮后,取300毫升加入钩藤煮10分钟,去掉天麻、全蝎、钩藤,在汤中加入白蜜混匀备服。
食法、食量:每次100毫升,每天3次。
功能:息风止疼,通络止痛。
适应范围:适用于风中经络、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塞、头痛目眩等症。
7.天麻烧牛尾
材料:天麻
10克,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各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小时。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芡,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功能: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头晕、头痛、风湿等症。
8、天麻干片25克,做海鲜火锅、海鲜沙锅或是烹饪海鲜时,在放海鲜的同时,下入天麻干片25克,做熟后,成为天麻海鲜。吃天麻海鲜,喝啤酒,可预防各种痛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