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连中6次状元,最后投江而死,还被满门抄斩。所谓的6中状元指的是连中6元,即:乡试、会试、县考、府老、院孝和殿试都是第一。古代的读书人们如果能连中3元已经是非常不凡了。
如果是像这样连中6元的,在我国的上下5千年,就2人:一人是明朝的黄观,另一人是清朝的钱棨。可惜,明朝这个连中6元的黄观,最后却被划掉了他的状元之名,而且还被全家问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他出生于明朝初年,从萧就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他做学问时候非常严谨,对政治也常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初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一路过关而斩将,最终在殿试考策论的时候。
他主张“边耕边守,来时拒之,去时防之,就可无扰”。朱元璋其实还是非常认可他的治国安邦的策略的,所以就将他钦点为状元。于是,历史“6首状元”第人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太祖去世之后。
皇孙也就是朱允炆继承了帝位,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而他这个时候依然能够得到朱允炆的重用,所以最终被提拔为右侍中,和方孝儒、还有黄子澄等人一同来处理国家的政事。因为允炆非常年轻。
燕王朱棣觉得自己是皇叔,而且有开国之功,所以在他面前也是非常倨傲,根本不将他放在眼中。甚至在朝见他时,也不会不行朝拜之礼。朝中的大臣们非常畏惧燕王的权势,没有人敢指责他的不对。
允炆非常柔弱,不敢治燕王的无礼罪名。眼看着燕王的气焰日盛,黄观自然觉得非常不满,于是当着满朝的文武去指责朱棣,说他这个人不守礼节,上朝不拜皇帝。不仅如此,还在允炆面前多次请求将燕王扣押。
允炆觉得很是仁善,没有当真。但他劝谏允炆的话,很快就传到了燕王的耳中。让燕王总想将他除掉。后来燕王起兵时,他虽然是个文人,虽然不会带兵去打仗,但他也写了1篇非常漂亮的讨檄的诏令。
当时他不仅在文中非常详细的罗列了燕王的种种罪行,还要求他交出兵权并且要去向领导人请罪。后来燕王称帝,他投江而死,燕王有气所以杀了他的家人。
上一篇:16 种常见白内障图解
下一篇:心理健康:职工压力如何有效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