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长时间伏案工作,让我们的颈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办公室人群中,颈椎不适的发生率高达70% 以上。其中,年轻人的患病率也在不断攀升,出现了 “20 岁的人,60岁的颈椎” 现象。
颈椎病的生理机制复杂多样,涉及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颈椎间盘变形等多个方面。颈椎不适除了酸痛和僵硬,还可能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感。此外,颈椎问题还会改变身体姿态,如颈脖前倾、驼背等。
《黄帝内经》中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颈椎病属于痹症范畴,常常是由于外伤、气血虚以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证候相当广泛,在人体不同部位可引发不同的症状,痰湿上逆头部多见眩晕;阻于四肢者多见于四肢麻木、疼痛;临床所见风痰引起的呕吐、头晕、突然跌倒、四肢麻木;由寒痰引起的骨痹刺痛、四肢不举、厥冷等症状。
《本草纲目》记载:“艾灸可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灸通过温熨、熏灼相关穴位,激发经气活动,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目的。
针对颈椎病,艾灸可以舒筋通络,改善血液循环。下面是改善颈椎不好的常用的艾灸穴位:
1、阿是穴:即颈部疼痛最明显的地方。艾灸阿是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消散瘀血,缓解疼痛。
2、大椎穴: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艾灸大椎穴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僵硬等症状。
3、肩井穴: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艾灸肩井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消散瘀血,缓解疼痛。
4、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艾灸合谷穴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温通经脉,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牙痛等症状。
艾圣医皇提醒,以上穴位一般艾灸15-20分钟即可,以皮肤温热为度。
除艾灸外,仍需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下:
(1)调整生活习惯: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应保持脊柱挺直,避免弯腰驼背。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看书等,每隔一段时间就活动一下颈部。
(2)饮食调理: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3)适度运动:进行颈部伸展运动和肩部环绕运动,有助于放松颈部和肩部的肌肉。
(4)避免受寒:日常需注意避免颈部受寒,寒冷会加重肌肉紧张,不要猛然转头或用力甩头,乘坐交通工具时避免打瞌睡,以免损伤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