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大多数活过75岁的糖尿病患者,在60岁时戒掉了这几件事
创始人
2024-11-22 22:02:32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张叔是一位典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年轻时经营一家餐馆,生活忙碌,饮食不规律。

55岁那年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这个消息让他一度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此“提前报废”。

起初他遵医嘱服药,但依旧不改烟酒和重口味饮食的习惯,血糖控制始终不理想。

一次例行检查后,医生告诉他:“如果你继续这样,可能连70岁都撑不过去。”

这句话刺痛了张叔,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医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戒烟、戒酒、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并增加适当的运动。

张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了一场“生活习惯大改造”,几年后他不仅血糖水平稳定,体重也减轻了不少。

如今已经78岁的张叔,逢人便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和它相处。”但他也发现,有些人因为忽视一个简单习惯,仍然饱受疾病的困扰。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超过4亿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50万人死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并发症。

一、为什么老年人会更容易得糖尿病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让糖尿病变得更加容易“找上门”,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年轻时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很好,胰岛素一“开工”,血糖就会迅速被运送到细胞里供能。

但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变慢了,就像年久失修的机器,效率开始降低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会导致血糖长时间滞留在血液中,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胰腺会变得“力不从心”,引发糖尿病。

基础代谢率下降也是关键因素,年轻时身体的“发动机”运转得很快,吃下去的食物能迅速转化为能量。

但年龄越大,身体的代谢速度就会减慢,消耗的能量减少,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加,而腹部脂肪会释放一些影响胰岛素功能的物质,让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调节血糖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比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平衡容易被打破。

激素分泌的不平衡让血糖波动幅度变大,长此以往会增加胰腺的负担,逐渐引发糖尿病。

肌肉量的减少是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肌肉是身体消耗血糖的主要器官,年轻时肌肉含量高,血糖的利用效率很高。

到了老年,肌肉量逐渐减少,消耗血糖的能力随之降低,血糖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越长,糖尿病的风险也会越大。

老年人活动量减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年轻人活动频繁,消耗热量的同时帮助血糖维持平衡。

但老年人活动量减少,热量消耗不足,血糖更容易堆积在血液中,特别是久坐的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代谢问题。

遗传和生活习惯的积累效应也不能忽视,糖尿病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年轻时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高糖、高脂饮食,长期吸烟喝酒,到老年可能就会“爆发”成糖尿病,加上家族遗传的影响,老年人的糖尿病风险比年轻人高得多

免疫系统的变化与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关联,年龄增长,免疫功能渐弱,致使身体对炎症的把控能力降低,这在糖尿病的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

慢性炎症不仅会损害血管,还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炎症水平的升高成为老年糖尿病发生的潜在推手。

二、大多数活过75岁的糖尿病患者,在60岁时戒掉了这4件事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到它带来的长期风险,生活中许多习惯表面上看似平常,却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健康路上的“拦路虎”。

1.戒掉抽烟

抽烟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可以说是“双倍的”,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壁,加速动脉硬化

而糖尿病本身就容易引发血管问题,两者叠加,等于对心脑血管“火上浇油”,很多人不清楚,吸烟还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让血糖更难控制。

戒烟后身体的变化其实很快,研究显示,停止吸烟1年后,心血管疾病风险会明显降低,5年后心脏病风险甚至可以接近不吸烟的人水平。

而且戒烟还能改善肺功能,增强体力,让人运动时不容易气喘吁吁,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加分项”,因为运动对血糖控制有很大帮助。

2.戒掉重口味饮食

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的敏感性很高,但盐、糖、油用量超标的饮食不仅会影响血糖,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吃得太咸容易升高血压,而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负担,甜食更不用说,大量摄入糖分直接让血糖“飙升”,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长期则会损害视力和神经系统

很多老年人觉得吃饭没味道会影响食欲,但真正健康的味道其实源于食材本身的鲜美。

降低盐量,选择天然香料,比如姜、蒜、香菜等,能让菜肴保持风味的同时更加健康。

3.戒掉久坐不动

缺乏运动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大问题,坐着的时间越长,血液循环越差,胰岛素的作用也会变弱,这对血糖管理非常不利,久坐还容易导致肥胖,而腹部脂肪过多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表明,即使每天只做2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步走,也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关键是动起来,不用一开始就高要求,慢慢养成习惯最重要,饭后散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消化又能帮助身体处理血糖。

4.戒掉熬夜

睡眠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长期熬夜会扰乱身体的生物钟,让血糖水平变得更难控制,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睡眠不足时,身体的压力激素水平升高,这会导致血糖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早睡早起不仅能让血糖更稳定,还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有研究发现,每晚睡足7-8小时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睡眠不足的人低得多。

三、糖尿病患者要想更长寿,多吃这4物

1.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是糖尿病患者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宝贝,它们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而且热量极低,几乎不会对血糖造成明显波动。

尤其是菠菜、油菜、生菜这样的绿叶菜,其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的吸收,帮助稳定餐后血糖。

另外,这些蔬菜中的镁元素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非常有帮助。

绿叶蔬菜的烹饪方法也很简单,炒、蒸、凉拌都可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少放盐和油,避免增加额外负担。

2.全谷物食品

全谷物食品是糖尿病患者的优质碳水来源,像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复杂碳水化合物,比精制米面消化吸收得更慢,能有效避免血糖迅速飙升。

尤其是燕麦,它含有一种叫β-葡聚糖的特殊成分,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风险。

研究显示,经常吃全谷物食品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不吃的人低很多,而且全谷物食品容易让人有饱腹感,控制食欲,对体重管理也有帮助。

3.低脂高蛋白食品

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修复组织、维持免疫功能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选择蛋白质来源时,优先考虑低脂的高蛋白食品,比如鸡胸肉、鱼类、鸡蛋清和豆制品。

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还能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降低胆固醇水平,特别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够保护心血管健康,同时减少炎症反应。

糖尿病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还能延缓肌肉流失,提高整体代谢水平。

4.坚果和种子

适量吃一些坚果和种子对糖尿病患者大有益处,比如核桃杏仁亚麻籽奇亚籽等,它们富含健康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这些成分能帮助稳定血糖、降低胆固醇,同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坚果还含有镁、锌、硒等微量元素,这些对改善胰岛素功能和抗氧化都有帮助,不过坚果和种子的热量比较高,吃的时候要控制量,一天一小把(约20克)就足够了,避免过量摄入导致热量超标。

日常饮食中多吃这些食物,既能稳定血糖,又能改善整体健康状态,选择对的食材加上合理的烹饪方式,糖尿病患者也能吃得营养均衡、健康长寿。

四、结语

健康饮食并不代表无趣无味,也不是一场枯燥的自我约束,糖尿病患者如果学会搭配这些对身体有益的食材,完全可以吃得美味又健康。

所以从下一顿饭开始,为了更长寿、更健康的未来,不妨试着给你的餐盘加点“绿”、多点“全”、添点“坚果”和“优质蛋白”,你的身体一定会感激现在这个懂得选择的自己。

参考资料

【1】巩彦红.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J].人人健康,2024,(20):124.

【2】韩新涛.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及自我管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5-05(00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颈动脉斑块:健康隐患的真相与对... 你知道颈动脉斑块对健康的威胁有多大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颈动脉斑块这一健康隐患,不少患者...
原创 比... 导读:每年入冬后,还有一些人再吃红薯、芋头这类食物,其实在冬天,我建议大家少吃一点红薯芋头,因为这2...
重磅消息公开 湖南长沙HPV医... 1、长沙五洲医院HPV诊疗科室,2、湖南省级HPV防治院,3、湖南省级性病防治院,4、湖南省级性病防...
原创 关... 目录 1. 子宫肌瘤的分型 2.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3. 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 4. 子宫肌瘤的治疗...
原创 网... 年仅29岁!网红咖啡患直肠癌不幸去世,确诊6个月后决定放弃化疗 哎呦喂,这网红咖啡去世的事儿,真...
自检肝病看这里:上厕所时的 3... 肝病自检最方便的方法:上厕所!出现这3个异常表现,有肝癌危险! 1、尿液颜色加深 正常情况下,尿液...
原创 二... 二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争,很多国家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一度没有恢复过来。当然这也是因...
原创 老... 标题:老合肥人对奶酥蛋糕的回忆,全靠红星路上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 XXXXXXXX年XX月XX日X...
体内有癌,睡眠先知?睡觉时若出... 你听说过吗?有一种说法,睡觉时身体的突然抖动,其实是“长身体”的信号。 也有说法称这还是身体缺钙的表...
医疗高级人才有了新培养渠道 本报讯(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谢明明)12月28日,记者从河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暨郑州大学MBA(工商...
原创 古... 减肥是女人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现代女性,在古代也如此。张可久在《梧叶儿·席上有赠》...
卢顺义医生帕金森病疗效如何?康... 卢顺义医生出生于1949年,师从华北名医金梦贤,中医临床专业从医四十余年,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对...
颜如晶减肥遇瓶颈,三个月仅减三... 近日,知名辩论选手颜如晶在社交平台发文,崩溃地表示自己在健身房耗尽了精力,吃着减脂餐却磨灭了生活的热...
韩国“重庆火锅游”爆火,有火锅... 12月28日,“上海海底捞火锅店称晚上10点后一半是韩国人”冲上热搜榜。 28日中午,重庆南山枇杷园...
乙肝大三阳患者转小三阳后多久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两种主要阶段:乙型肝炎大三阳与小三阳。其中,乙型肝炎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处于活跃状...
冬天泡脚竟藏这些健康隐患?医生... 寒冷的冬天,你是否也在夜晚习惯让双脚泡入热水,尽情享受那温暖的舒适感?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习惯背后,...
常吃烤红薯会致癌?并非如此,真... 流 “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网上有传言说:“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言 流言分析 并...
真正抑郁症才有的10个样子,别... 如何了解自己或身边的人的得了抑郁症呢? 抑郁症的十大表现: 1、情绪需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引起膀胱结石的原因有哪些 膀胱结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尿路梗阻、膀胱异物、膀胱感染、以及...
疫苗行业降价潮,未来会如何? 在当今动荡的医药市场,疫苗行业的降价潮引发了众多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