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全人类的医学难题
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一些我们无法改变,如衰老;而另一些则是可以通过调整来预防的,比如生活习惯。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饮食占据了重要位置。那么,吃什么会促癌、怎么吃能抑癌呢?
中国抗癌协会等机构共同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提供了一份参考答案。
慢性炎症如何影响癌症?
简单来说,慢性低度炎症是免疫系统长期处于低度活跃状态,持续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身体缓慢受损并难以自我修复。慢性炎症与很多疾病相关,也包括癌症。
诱发慢性炎症的原因很多,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就是其中之一。有的食物成分有促炎潜力,而有的食物则有抗炎的潜力。共识指出:通过改变饮食模式来调节机体的炎症状态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具体怎么吃?
1. 碳水化合物
- 不推荐:大量精制淀粉
- 精制淀粉食物往往更高,其大量摄入会引起血糖升高,造成较高的血糖负荷。研究表明,血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可以增加体内炎症水平,高血糖负荷的饮食可增加胰腺癌的风险。大家平常吃的白米、白面,以及由它们制成的食物,都是精制淀粉。所以,日常饮食还是要注意粗细搭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谷类200-300g,薯类50-100g;其中谷类食物,还建议吃一些全谷物和杂豆,每天吃50-150g。煮白米饭的时候抓一把杂粮,就可以轻松增加全谷物摄入。
- 推荐:全谷物
- 全谷物食物含有更多抗炎成分,包括膳食纤维和各种植物化合物。
2. 膳食脂肪
- 不推荐: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高脂饮食
- 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有肥肉,以及猪油、黄油等动物油脂、全脂乳制品,可可脂(巧克力)、热带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等。植物油在煎炒烹炸过程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反式脂肪酸。所以日常尽量少吃油炸食物,家里做菜要注意油温和时间,不要等油冒烟了再下锅。
- 推荐:不饱和脂肪酸、适宜的ω-6:ω-3比例
- 吃肉比较多的人,推荐经常跟鱼虾水产、豆制品换着吃,别总吃肉。做菜推荐优先选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等植物油。ω-6和ω-3是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显示,平衡的ω-6:ω-3比例可以降低机体炎症水平、降低肥胖和肿瘤风险。但是很多人ω-6摄入过多,而ω-3偏少,导致这个比例偏高。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鱼类、亚麻籽油、紫苏籽油,以及亚麻籽、核桃等坚果种子。
3. 蛋白质
- 蛋白质有轻微的促炎潜力,但由于肿瘤患者代谢紊乱,蛋白质消耗增加,所以《共识》建议肿瘤患者提高蛋白质的摄入;如果合并肾功能损害,需要遵医嘱。
- 推荐:优质蛋白
- 蛋白质的最好来源为鱼、家禽、鸡蛋、瘦红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坚果等。
- 不推荐:加工肉类
- 很多研究显示,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量与肿瘤发病率呈正相关。如果平常这类肉吃的比较多,建议适当减少吃的频率。
4. 蔬菜和水果
-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蔬菜和水果还是黄酮、花青素等植物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它们中的很多有较大的抗炎潜力,在肿瘤防治中有积极效果。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
5. 茶
- 除了蔬菜水果,茶等植物饮品也是植物化合物的一大来源。红茶、绿茶中分离出没食子、儿茶酸、黄酮、多酚等成分,被证明对多种肿瘤有明确的预防效果。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习惯,适量饮用。
6. 烹饪方式
- 推荐:烩、炒、蒸、煮为主
- 不推荐:煎、炸、烤,少用。油炸食品中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而且肉类高温油炸过程中,还容易产生杂环胺、多环芳烃等具有促炎性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