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已至,天气渐寒,阴气渐盛,阳气潜藏,中医养生也需顺应时节特点,以养精蓄锐,抵御严寒。
首先要注重起居调养。小雪时节,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夜间睡眠时,室内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扰动阳气。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颈、背、脚等部位,以防寒邪侵袭。
第二饮食调养。此时宜多食用温热、益肾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等。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黑色食物,黑色在五行中与肾想通,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以补肾益精。此外,还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 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猕猴桃、萝卜等,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但需注意,饮食不宜过于燥热,以免损伤津液,导致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第三,情志调养。小雪时节,天气阴冷,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因此,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调畅情志。也可以多听听音乐、看看书籍、与朋友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在养生方法方面,艾灸是一种非常适合小雪节气的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扶阳固脱的作用。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艾灸,或选用不同的灸法,如督灸,脐灸、火龙灸等,可以补充阳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泡脚也是小雪节气常用的理疗方法。睡前用热水泡脚,但水温以 40 - 50℃为宜,水量以没过脚踝为佳,浸泡 15 - 20 分钟。泡脚时可加入一些对症的中药,以增强温经散寒的功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还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特点辨证论治选取针灸、耳穴压豆、埋针、砭石熨烫等方式方法进行调养,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总之,小雪节气的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注重保暖、饮食、情志调养,并结合适当的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养生方法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当下状态的不同进行选择,不是千篇一律的。
【专家简介】
陈建荣: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康复治疗中心负责人,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中医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调节夜寐不安,情志不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