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常见于吸烟者,其治疗方法多样且复杂。化疗和放疗作为肺鳞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虽能有效控制病情,但治疗结束后并非意味着患者可以高枕无忧。那么,肺鳞癌化疗和放疗后是否还需要继续治疗?又该如何选择后续的治疗方法呢?
化疗和放疗后的必要性
化疗和放疗结束后,患者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包括胸部CT或MRI、血液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尽早发现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一旦发现复发或转移,需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再次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
后续治疗方法
维持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身体状况较好的,可以考虑使用单药化疗进行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受性来确定是否适合。
靶向治疗:针对肺鳞癌的特定基因变异,如EGFR突变等,可以使用靶向治疗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调理:中医在癌症治疗中注重整体调理,以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为原则。对于放化疗后的患者,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缓解不适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例如,对于放疗引起的疲劳、乏力,中医可采用补气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对于消化道反应,可采用和胃降逆、止呕的中药进行缓解。
中医的独特优势
中医在治疗肺鳞癌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中医可以巩固治疗,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另一方面,中医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通过中医的调理,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肺鳞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等。对于早期肺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晚期患者,则多采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中医作为巩固治疗手段,可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
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治疗癌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鳞癌真实案例分享:
马某,男,肺鳞癌,2014年6月6日初诊。
2014年4月6日,患者因一场车祸,方向盘顶住胸部骨折,到医院拍胸部CT意外发现有软组织密度影。穿刺活检后,右肺鳞癌。5月底,手术切除部分肺叶,并配合一周期化疗。后为求中医治疗2014年6月6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进行治疗后,咳嗽、疼痛便较前减轻,双下肢无力缓解。服药半年后,复查病情基本已经稳定,2014年11月17日开始进入巩固期治疗。2015年9月1日,复查CT显示:较前片未见明显变化。随后每隔三个月或隔六个月复查一次;2019年9月27日复诊,取药巩固,表示近况稳定。2023年回访近况稳定。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分享自身抗癌经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证明了自己与病魔抗争的决心和勇气!
肺鳞癌化疗和放疗后并非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患者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调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和家属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共同面对肺鳞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