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78/10万,平均每36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癌症新发患者。据统计,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约380.4万例,癌症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死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大多数人认为癌症就是肿瘤,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他们两个有根本的区别,但又互相成就。
临床医学上对肿瘤癌症的治疗存在差别,有些癌症可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癌,虽然在治疗手段上与癌症有所不同,并不需要过度治疗。
体内有癌,身体5个信号很明显,发现2个以上尽早检查,别视若无睹
1. 消瘦
随着癌细胞对正常组织的侵损,癌肿会异常增长,消耗人体内大量的养分,终末期的癌症患者会瘦骨如柴。
一些食道和消化道的癌症,会使患者不能正常的进食,造成营养物质缺乏,表现为身体的消瘦,如食管癌、胃癌等。此外,由于营养无法供应正常需求,可能还会经常出现疲劳、乏力感。
2.食欲不振
出现了胃口下降的表现,有可能也是肝癌引起。肝癌在发病过程中患者的消化功能受损,胆汁的排泄量减少,可能就会伴随着食欲不振、恶心反胃情况出现。
如果短时间内这些特殊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通过普通的用药没办法好转,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排除是肝癌引起。
如果疏忽了疾病的信号,长时间食欲不振却没有控制,癌症可能会继续发展。
3. 大便异常
不管是胃、肠还是肝脏或胰腺,这些部位出现癌变时都会对病人的大便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在胃肠道中的癌变,随着癌肿的不断发展和生长就很容易发生消化道的出血,引起血便或柏油样便的改变,同时还伴有恶臭味。
而发生在肝脏、胰腺的恶性肿瘤,也会对消化道吸收营养的过程造成影响,最后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和脂肪泻。
4. 莫名出血
出血并不是直接在哪个部位出血,不是肿瘤本身出血,是有很多相应的器官逐渐出血的表现,如膀胱早期癌症,症状是颈下血尿或者肉眼血尿。
出现血尿可分为几种: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肾癌。如咳血,痰中带血,也许是肺癌。
女性非常规的、非身体性的出血,如果正值四五十岁绝经期,要当心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5.局部疼痛,越来越严重
身体的某些特定的部位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疼痛,可能是压迫痛、可能是牵扯痛,也可能是钝痛,隐隐作痛,都要引起重视。偶然一次可能是巧合,但是频繁发生,并且疼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就要引起重视了。
肿瘤和癌症不是一回事,建议别再搞错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肿瘤和癌症这两个词,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疾病,但实际上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肿瘤是指体内异常增生的组织块,而癌症则是一种恶性肿瘤,是肿瘤的一种严重类型。
肿瘤:
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良性肿瘤是指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但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也不会危及生命
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会扩散到其他部位,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癌症
癌症,广义上泛指一切恶性肿瘤,狭义上仅指由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指生物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众多内因和外因长期作用下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具有过度增殖能力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肿块。
癌其实只是通常所说肿瘤的一部分。也许是因为“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缘故,大家也就默认将所有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了。
3类癌症或“不致命”
1. 甲状腺癌
甲状腺是良性肿瘤里且为数不多缓慢生长的,甲状腺位于整体喉结的下方,是一个内分泌腺体。
形状和蝴蝶相似。控制者内分泌,激素代谢。临床有90%以上的甲状腺癌变为良性,只要控制服药,可以有效避免扩散。
有些人到了中晚期甲状腺癌的性质不好,切除后也能保证5年生存率在95%以上。术后恢复效果极佳。
2.早期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这一看似令人恐惧的名词,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事实上,它并不具备人们普遍认为的癌症的致命性,在我看来,称其为“癌”或许并不恰当,因为它并没有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与其将早期乳腺癌称为“癌”,不如将其视为一种可以通过适当治疗得到控制的疾病,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她们的痛苦,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无谓的治疗。对于这种疾病,预防胜于治。
3.皮肤基底细胞癌
这一癌症常发生在超过50岁的老人身上,主要发作在颈部、脸部这两个部位的恶性皮肤肿瘤,不过风险比较低,通常不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皮肤基底细胞癌与抵抗力、遗传因素以及紫外线照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会导致脸部腐烂的症状发生,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不过可通过医治达到痊愈的效果,不会危害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