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名义上的五大主力军:
1,江北四镇
2,左良玉部
3,大顺军余部
4,大西军余部
5,郑成功部
哪支战斗力相对较强?
个人认为是大西军余部和郑成功部。
1,江北四镇
南明初期,按伦序和地理位置来排,帝位继承人本应是福王朱由崧,但由于东林党人的反对,史可法相处一个折中的办法改为用户桂王朱常瀛,这才使得朱由崧求助于武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也就是后来的“四镇”。
他们原本就没有什么功绩,后来也没有在为明室收复“失地”中作出过什么贡献。而是在策立上对朱由崧个人有功成了定策功臣,备受弘光帝和马士英的宠信,志骄气盈,一心追求的是在江北争夺繁华之地,既可过太平日子,又可就近要挟朝廷。马士英和史可法甚至朱由崧都节制不了“四镇”。
其实有一些战斗力,但是具体没有为南明做出什么贡献。
2,左良玉部
有战斗力,但是没有为南明做出什么贡献,儿子后来降清了。
3,大顺军余部
很有实力,但李自成死后,缺乏统一的领头人,被南明朝臣如何腾蛟等挟制排挤。再加上南明大部分从上至下都有强烈的阶级之分,瞧不上农民起义军,所以战斗力没有凝聚起来。
到后来被迫从南明势力内独立出来,演变成了夔东十三家的主力,到1664年被清惨烈剿灭。
4,大西军余部
张献忠死后,孙可望领头,逐步强大起来。这个时期的孙可望很有领导力和眼光,后面从他的一系列决策上来看都是正确的。
但是,永历帝的加入后,孙可望逐渐黑化,对权力的欲望逐渐强烈起来,也开始了内讧,排挤李定国和刘文秀等。
孙可望降清后,李定国独立领导大西军余部,一直拥护永历帝,李定国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了。但是永历帝就像扶不起的阿斗(比阿斗还是要明事理一些),受了奸人的挑唆逃往了缅甸,最后被清联合缅甸灭了。
5,郑成功部
郑成功部很有实力,郑成功也很有军事才能,一逮着机会就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实力。说他是南明朝臣,也许只是因为南明控制不了他而已,哪一方允许他的势力独立存在他就名义上归附哪一方。就像一根弹簧,有自己的主心骨,谁也命令不了他。
清廷把各方反清势力灭得差不多了,他基本上算是独自对上清势力了,最后不得已前往了台湾作为基地。
这里,郑成功也是民族英雄,收复了当时还是荷兰殖民地的台湾。
其中看到书中写到:
郑成功洞察殖民者的阴谋,坚持荷兰人必须全部撤出台湾。他对使者义正辞严地说:“该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在中国人不需要时,可以允许荷兰人暂时借居;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看到这里时,热血沸腾。能说出这番话,也可以看得出他当时军队的实力。古今中外,谈判桌上能取得多大成就首先取决于实力做后盾。
你认为是哪支战斗力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