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瘾自测:喝酒有这4种情况,别不承认,你已经是“酗酒者”
创始人
2024-11-09 19:22:31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老李退休后每天无所事事,渐渐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他觉得喝点酒能解闷,也能让自己放松。起初,老李只是傍晚喝上一杯,后来却逐渐离不开酒了。

老伴劝他少喝点,老李却摆摆手说:“没事,我酒量好,没那么容易上瘾。”

日子久了,老李发现自己不仅在家喝,出门也要带着小瓶子,每次聚会更是少不了酒。身边人都觉得老李变了,甚至有次喝多了和朋友发生争执,完全不像平时温和的他。

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一天老李试着戒酒,结果浑身发汗、心跳加速,情绪失控,忍不住又倒了杯酒压压惊。

老李的情况,你是不是也有过?别不承认,喝酒上瘾不仅会损害身体,还可能让人失去生活的掌控力。

一、为什么会染上酒瘾?

酒对很多人来说,刚开始不过是一种放松的工具。大多数人最初都是这样接触到酒的,甚至有些人是因为觉得喝酒能增加自信,让自己在社交场合更放得开。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多巴胺的释放会让人觉得轻松愉快,暂时忘掉烦恼。时间长了,大脑就会逐渐“记住”这种方式,认为喝酒是让自己开心的好办法。于是,当人们遇到压力、沮丧或者焦虑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喝酒,认为它是“解压良药”。

随着喝酒的频率和量越来越大,身体开始对酒精产生耐受性。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喝少了没感觉,只有越喝越多,才能找到原来的那种“放松感”。

到了一定程度,不喝酒反而会觉得不舒服,烦躁、头痛、心慌的症状可能都会出现,身体开始向酒精“要债”。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加大酒量,身体和心理的依赖就会进一步加深,慢慢地,酒从“偶尔的放松工具”变成了每天生活中的“必需品”。

长期下来,酒精逐渐主导了生活,很多酒瘾患者到了后期,甚至觉得离开酒就没法正常生活,工作、交际都提不起精神。甚至有的人身体一旦缺少酒精,还会出现手抖、出汗、头晕等戒断反应,这种时候,喝酒已经不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缓解身体的不适。

归根结底,酒瘾的形成是一个从放松到依赖,再到离不开的过程。酒精用短暂的愉悦掩盖了现实中的压力,让人误以为它是“解药”,而实际却是在不断消耗身心健康。

二、酗酒者的四个信号

酒瘾自测信号一:不喝酒就浑身难受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不喝酒就浑身难受,情绪低落、心里发慌,甚至感到手抖出汗,这很可能是酒瘾的信号。但而久之,酒精在体内形成依赖,逐渐影响大脑的化学平衡,让人一旦离开酒精就开始难受,似乎失去了“支柱”。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戒断反应”,是酒精依赖症的典型表现。

戒断反应的背后其实是酒精在大脑中的“作祟”。长期饮酒后,大脑开始适应这种“外部支持”,逐渐减少自身的化学物质分泌,把酒精当成了一种“日常所需”。所以,一旦没有酒精的刺激,大脑无法像平时那样释放愉悦的化学物质,身体就会感到不适,变得焦躁、心慌,甚至出现头痛、手抖等症状,这就是戒断反应的由来。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只是短暂地离开酒精就有些不适,等恢复一段时间就好了。但实际上,正是这种“轻微不适”让人一步步走向酒精依赖。

有些人觉得自己“酒量好,喝不醉”,所以不会有问题,但事实上,“酒量好”可能正是依赖的信号耐受性和依赖性是一对“难兄难弟”,酒精耐受性越高,酒精依赖性往往越强。

一旦身体习惯了酒精的刺激,想要完全脱离它,就需要经历一段“戒断反应期”,这期间的症状可能非常难受。

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了“不喝酒就难受”的感觉,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采取措施,比如减少饮酒量,或者咨询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酒瘾自测之二:酒后“人格突变”

不少人一喝酒,整个人就像“变了一个样”,平时温和的人变得暴躁,话少的人成了话痨,甚至有的人开始口不择言,做出一些平时绝对不会做的事。

酒后“人格突变”其实是酒精对大脑的影响造成的。酒精会抑制大脑的自控区域,让人情绪激动、判断力下降,行为变得不受控制。当这种变化成了常态,很可能说明酒精已经对你产生了控制,形成了依赖。

酒精让人“变脸”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酒精进入体内后,会抑制大脑皮层,尤其是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区域。在这个阶段,人们的理性和自制力减弱,平时被压抑的情绪和想法就会被放大,导致“酒后真言”或“酒后失控”。

有人喝了酒开始吹牛、诉苦,甚至当众发脾气,这些其实都是酒精作用下的“放大版情绪”。如果你发现自己一喝酒就“换个人”,控制不住自己,这可能已经超出了“放松”的范畴,成为了酒精依赖的信号之一。

酒后失控还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醉驾、酒后暴力等问题。

有些人自认为“酒品好”,不会出事,但只要在酒精作用下,人的判断力和反应速度都会受到影响,酿成意外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尤其是那些酒后不顾一切出门的人,常常会在醉酒状态下发生事故,对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伤害。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人酒后情绪、行为变化明显,不再是“喝开心”那么简单,而是性格、行为完全被酒精左右,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酒瘾自测之三:酒成“生活必需品”

有些人开始喝酒可能是为了放松、应酬或者消磨时间,但不知不觉中,酒从“偶尔助兴”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到后来,不喝酒反而不自在,像是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其实,这就是酒精依赖在生活中扎下的根,让人把酒当作一种必备品,而忘了喝酒的初衷。

这种对酒精的高度依赖,往往会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里。比如,有人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开瓶啤酒,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卸下一天的疲惫”;也有人任何聚会、吃饭都少不了酒,仿佛没有酒,就没了气氛。

慢慢地,酒成了生活的一个“标配”,只要有了它,才能找到那份熟悉的满足感。久而久之,酒精就成了生活中的“支柱”,让人陷入一种无酒不欢的状态。

更让人担心的是,酒精成为生活必需品后,人们会逐渐丧失控制,比如,有的人出门在外,包里必备小瓶酒,甚至还会在工作、开会前偷偷喝几口。不少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个人习惯,但事实上,这是酒精依赖的一个重要信号。

把酒当成必需品,不仅是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也会逐渐改变生活习惯,长此以往,酒精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强,甚至让人完全忘记自己为什么会开始喝酒。

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在生活中“离不开”酒,或者任何场合都在找机会喝酒,就要留意了。这样的习惯不仅不利于健康,长远来看,也会让人丧失对生活的掌控权。

酒精依赖并非是个人选择,而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束缚,只有认清这种束缚,才能逐渐把生活的主动权找回来,不再被酒精左右。

酒瘾自测之四:频繁出现戒断反应

戒酒不易,但有些人甚至刚尝试减少饮酒量,就感到浑身不适,出现所谓的“戒断反应”。这种反应包括心慌、出汗、手抖,甚至严重的情绪波动,让人情绪低落、焦躁不安。

往往尝试了几次戒酒,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这正是酒精对身体产生深度影响的标志,当戒酒变成一种“艰难任务”,说明你可能已经深陷酒精依赖。

戒断反应的根源在于,酒精已经深入干预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长期饮酒会让大脑习惯于酒精提供的“愉悦感”,一旦酒精停止供应,大脑会陷入“缺失状态”,产生强烈的不适。这种不适感不仅让人难以专注日常生活,还会带来身心痛苦。

很多人正是因为难以承受戒断症状,最终被迫回到饮酒的老路上,形成了“想戒—痛苦—复饮”的恶性循环。

更令人担忧的是,戒断反应并非总是温和的,有些人甚至会经历严重的症状,如剧烈的头痛、失眠,或出现幻觉和癫痫发作等情况。这些极端症状对身体是巨大的冲击,可能引发更大的健康风险。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多次尝试戒酒却始终无法坚持下来,不要灰心,因为这并不是意志力薄弱的问题,而是酒精已深深地影响了身体和大脑的正常运作。在专业帮助下戒酒,才有可能真正走出依赖的恶性循环,逐渐恢复健康的生活。

结语

酒精依赖带来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身体层面,也深刻影响着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长期酗酒会让人逐渐陷入对酒精的深度依赖,失去自控能力,甚至出现酒后失控、人格突变等行为。

很多人尝试戒酒,却因戒断反应的强烈不适而屡屡失败,这种恶性循环使得酒精依赖愈发严重。酒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助兴饮品”,而是成了控制身体、情绪和生活的“主导者”。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类似表现,寻求帮助、采取科学的戒酒方式尤为重要。酒瘾并非无法摆脱,但需要坚定的决心和专业的支持,以逐步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不再被酒精主宰。

参考信息:

酒瘾自测:喝酒有这4种情况,别不承认,你已经是“酗酒者”

2023-04-06 39健康网

喝酒上瘾是什么感觉?符合5个症状,别不承认,你也算是“酒鬼”

2023-08-19 民福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颈动脉斑块:健康隐患的真相与对... 你知道颈动脉斑块对健康的威胁有多大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颈动脉斑块这一健康隐患,不少患者...
原创 比... 导读:每年入冬后,还有一些人再吃红薯、芋头这类食物,其实在冬天,我建议大家少吃一点红薯芋头,因为这2...
重磅消息公开 湖南长沙HPV医... 1、长沙五洲医院HPV诊疗科室,2、湖南省级HPV防治院,3、湖南省级性病防治院,4、湖南省级性病防...
原创 关... 目录 1. 子宫肌瘤的分型 2.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3. 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 4. 子宫肌瘤的治疗...
原创 网... 年仅29岁!网红咖啡患直肠癌不幸去世,确诊6个月后决定放弃化疗 哎呦喂,这网红咖啡去世的事儿,真...
自检肝病看这里:上厕所时的 3... 肝病自检最方便的方法:上厕所!出现这3个异常表现,有肝癌危险! 1、尿液颜色加深 正常情况下,尿液...
原创 二... 二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争,很多国家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一度没有恢复过来。当然这也是因...
原创 老... 标题:老合肥人对奶酥蛋糕的回忆,全靠红星路上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 XXXXXXXX年XX月XX日X...
体内有癌,睡眠先知?睡觉时若出... 你听说过吗?有一种说法,睡觉时身体的突然抖动,其实是“长身体”的信号。 也有说法称这还是身体缺钙的表...
医疗高级人才有了新培养渠道 本报讯(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谢明明)12月28日,记者从河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暨郑州大学MBA(工商...
原创 古... 减肥是女人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现代女性,在古代也如此。张可久在《梧叶儿·席上有赠》...
卢顺义医生帕金森病疗效如何?康... 卢顺义医生出生于1949年,师从华北名医金梦贤,中医临床专业从医四十余年,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对...
颜如晶减肥遇瓶颈,三个月仅减三... 近日,知名辩论选手颜如晶在社交平台发文,崩溃地表示自己在健身房耗尽了精力,吃着减脂餐却磨灭了生活的热...
韩国“重庆火锅游”爆火,有火锅... 12月28日,“上海海底捞火锅店称晚上10点后一半是韩国人”冲上热搜榜。 28日中午,重庆南山枇杷园...
乙肝大三阳患者转小三阳后多久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两种主要阶段:乙型肝炎大三阳与小三阳。其中,乙型肝炎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处于活跃状...
冬天泡脚竟藏这些健康隐患?医生... 寒冷的冬天,你是否也在夜晚习惯让双脚泡入热水,尽情享受那温暖的舒适感?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习惯背后,...
常吃烤红薯会致癌?并非如此,真... 流 “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网上有传言说:“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言 流言分析 并...
真正抑郁症才有的10个样子,别... 如何了解自己或身边的人的得了抑郁症呢? 抑郁症的十大表现: 1、情绪需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引起膀胱结石的原因有哪些 膀胱结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尿路梗阻、膀胱异物、膀胱感染、以及...
疫苗行业降价潮,未来会如何? 在当今动荡的医药市场,疫苗行业的降价潮引发了众多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