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李叔是社区里大家熟悉的热心肠,退休后常常与朋友聚在一起小酌几杯,尤其是饭后或临睡前来点小酒,成了他生活中的“小乐趣”。
然而最近的一个消息让邻里间都感到震惊——李叔被诊断为肝癌晚期。
这让很多人意外,因为在大家眼里,李叔身体一向不错,从来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李叔自己也想不通,甚至觉得自己的饮酒习惯并不算过分,为什么会患上肝癌。
一些朋友也纷纷表示不理解,觉得他只是在“饭后助兴”和“睡前助眠”时喝一点酒,怎么会出问题。
其实像李叔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尤其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应酬增多,肝癌患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中国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肝癌病例超过37万人,且其中很大比例的患者都有长期饮酒的习惯。
虽然肝脏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在不合适的时间饮酒,肝脏负担会成倍增加,容易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一、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吗
肝癌的出现和喝酒有着密切关系,但其实肝癌的原因并不止于喝酒,酒精确实是肝脏的“大敌”,长期饮酒会让肝脏持续“超负荷”运转,因为酒精进入体内后主要靠肝脏分解代谢。
如果长期大量饮酒,肝脏细胞会受到损伤,酒精先会导致脂肪肝,再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最后有可能演变成肝癌。
特别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喝酒,肝脏的负担会更重,受损的风险更大,这样一来肝脏在受伤的情况下长期无法得到有效修复,最终难以“撑住”。
但导致肝癌的因素并不只有酒精,比如慢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我国,乙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乙肝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会不断攻击肝细胞,引发炎症,使肝细胞处于慢性损伤和修复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再进一步进展为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虽然比乙型肝炎的感染率低,但一旦感染,发展为肝癌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肝癌的“推手”,饮食过于油腻、高热量,容易引发脂肪肝,脂肪肝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会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此外,熬夜、作息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让它难以完成日常的代谢和解毒工作。
人们常说“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因为它在早期受到损伤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这样一来很多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毒素的摄入也是肝癌的风险,尤其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等食物中。
即使是少量摄入,也会对肝脏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南方一些湿热地区,由于天气原因,粮食、坚果等食品更容易霉变,因此也更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威胁。
长期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所以平时储存粮食、干果等食品时,注意防潮防霉非常重要。
遗传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肝癌病史,子女患肝癌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虽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肝癌的遗传机制,但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肝脏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肝脏的异常。
环境污染也对肝脏健康产生不小影响。工业废水、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最终影响肝脏功能。
二、再好的肝脏,也不能在这2个时间喝酒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每天不停地分解代谢各种有害物质,帮我们清理身体里的“垃圾”。
但这个“工厂”也是有极限的,不可能永远负重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刻,如果不注意保养,肝脏的负担会大大增加,长此以往就可能走向不可逆的损伤。
很多人喜欢喝酒,不分时间地点,尤其是在饭后和睡前更是觉得小酌一杯能够“助兴”或“助眠”,殊不知这两个时间段其实是肝脏最“脆弱”的时刻,喝酒会对它造成极大的伤害。
1.饭后喝酒
吃饭时消化系统已经在运转,肝脏也在分泌胆汁,帮助分解脂肪和吸收营养,此时再饮酒,肝脏就得在同时处理酒精和食物的双重负担。
酒精会先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乙醛,这种物质对肝脏细胞有毒性。
食物的消化也需要大量的肝脏酶来参与,所以在饭后肝脏的负荷本身就比较大,如果这时再加上酒精的负担,肝脏的解毒压力会成倍增加,细胞受损的风险也会更高。
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消化,还会让肝脏的代谢功能“超载”,对长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睡前喝酒
许多人认为睡前小酌可以帮助放松、提高睡眠质量,但实际上睡前喝酒不仅对肝脏不好,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人体在晚上进入睡眠状态时,肝脏也进入“自我修复”阶段,主要是进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工作。
酒精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修复过程,使得本该进行的修复被迫停止,而且酒精在肝脏中分解时会产生代谢副产物,这些物质对肝细胞的毒性较高,如果在睡前大量喝酒,肝脏负担会更重,难以正常修复和再生。
长此以往,肝脏细胞持续受到伤害,修复能力逐渐下降,甚至可能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问题。
有人会觉得少量饮酒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其实不论饮酒量多少,酒精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
即使是少量酒精,肝脏也需要进行代谢,而在饭后或睡前这两个时间段饮酒,肝脏本来就负担较重,会进一步增加肝细胞的压力。
即便年轻人肝脏功能较好,能承受较大的代谢压力,但若长期处于这样的“压榨”状态,肝细胞的损伤也会慢慢积累。
为了保护肝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无论是饭后还是睡前,都应该尽量避免饮酒,这不仅是对肝脏的保护,也是对整体健康的负责。
三、出现这4个症状,小心肝癌找上门
肝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它的信号,但肝脏作为一个重要的解毒器官,一旦发生问题,身体其实会发出一些预警。
1.右上腹部隐痛或不适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部,它本身没有痛觉神经,所以肝脏轻微的损伤很难被感知,但如果肝脏发生增大或肿瘤压迫周围的神经,就可能会出现右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的感觉。
这种疼痛往往不会非常剧烈,但会给人一种隐隐的不适感,有时是钝痛,有时是间歇性刺痛。
这种情况容易被误以为是消化问题,实际上可能是肝脏正在受到压迫,提示它有潜在问题。
2.食欲下降、恶心和消化不良
肝脏在身体中负责代谢和消化,出现问题时会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肝脏受损后,消化功能下降,胃部可能会产生胀气、恶心的感觉,有时甚至会出现厌食。
如果近期频繁出现食欲不振、吃完饭后腹胀或恶心的情况,可能是肝脏在“报警”。
这种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肠胃疾病,实际上是肝脏的代谢和消化功能在减弱,尤其是当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时,应该重视肝脏的健康问题。
3.皮肤和眼白发黄
这在医学上称为黄疸,黄疸的出现通常和肝脏功能下降有密切关系,肝脏负责代谢胆红素,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但肝脏功能异常时,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逐渐在体内积累,使皮肤和眼白变黄。
黄疸是肝脏疾病的典型表现之一,除了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颜色也可能变得偏深。
很多肝病患者往往会出现黄疸,这是肝脏负担过重,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的表现。
4.体重迅速下降
肝癌发展过程中肝脏功能会逐渐下降,营养吸收和代谢能力降低,身体会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导致体重减轻。
此外,肝脏受损还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消耗更多能量,使人感到疲惫不堪、无力。
即便保证了正常的饮食,体重仍会不明原因地减少,这种莫名其妙的体重下降和持续的疲劳感,往往是身体在提醒肝脏可能出现了严重问题。
肝癌早期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很多人认为肝脏无痛感,就不会重视这些症状。
四、结语
肝脏是一个“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器官,在身体里埋头苦干,从不轻易抱怨。
如果身体是个团队,肝脏就像那个“加班到深夜也不吭声”的同事,拼命工作,只为让整个团队更好地运转。
参考资料
【1】黎奎.喝酒熬夜,小心肝癌[J].肝博士,2013,(06):63-64.
【2】龚波.58%的肝癌是喝酒导致[N].健康时报,2009-03-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