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于1950年1月14日承认新中国,同年5月9日与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同年,两国互派大使。
20世纪50年代,瑞典一直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60、70年代,两国部级交往逐渐增多。80年代两国关系发展较快。瑞典国王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两位首相和议长访华。我国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领导人相继访瑞典。
我国与瑞典的国家级文化交流开始于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复航中国并举办文化活动。2010年两国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12年,两国以互换照会形式确认在瑞典设立中国文化中心。2015年,瑞典国家交响乐团来华巡演。2016年,中国文化中心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成。我国已连续多年在瑞典举办“欢乐春节”活动。
中瑞科技交流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8年中瑞成立了科技合作混委会,在航天、通讯、环保、医药、农林、宇航等20多个领域的80多个项目都有合作。
中瑞1964年起正式交换留学生。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瑞典有公派和自费留学生约9200名。
我国与瑞典的私下文化交流也同样活跃,当代中国红学家、当代人文学者刘再复早在1988年应邀访问瑞典,出席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
并在1992年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系“马悦然中国文学研究客座教授”,传播中华文化。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写了《莫言了不起》一书,在2013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其中就收录了莫言当时的颁奖词和谢奖词。
《人民日报》文艺部著名编辑李辉先生也曾在1988年前往瑞典进行文化交流。
经济上,瑞典重视开拓中国市场。截至2020年,瑞典对华投资项目1704个,实际投入55.9亿美元,我国对瑞典全行业直接投资额约90.7亿美元。
瑞典在华主要企业有:伊莱克斯电器、斯凯孚投资、阿斯利康制药、爱立信通信系统、宜家家居等。
再说一下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是由来自瑞典学院的18名饱学之士组成的讨论小组投票选举出的。
诺贝尔文学奖的宗旨是,对全世界最优秀的作家,对人类文明具有贡献的作家进行奖励。应该说是它的评定标准还是很宽泛的,也是很高精尖的。
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组成的讨论小组投票选举出的。
而饱受人诟病的诺贝尔和平奖则是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五名议员选举而出的,也就是说和平奖的评委是五个zheng客。
除了诺贝尔文学奖,西方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学奖项,像获得法国的文学艺术骑士奖,此奖也是中国华人华侨文人获得最多的国外奖项,其中有金庸、程抱一、高行健、山飒、陆文夫、韩少功、莫言、余华、贾平凹(三次获奖)、李锐、王文兴、李昂等。
篇幅有限,像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德国歌德文学奖等西方奖项都有中国作家获得。
所以说,在文学的领域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远没有大众看到的那么“狭隘”。
最后格外提一下,作为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金发碧眼“中国人”——赛珍珠,她的诺贝尔获奖作品《大地》,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她曾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再到成年,都属于中国。中文是我的母语,镇江是我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