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徐医生啊,您说这冬天洗澡能跟脑梗扯上关系?”潘大婶坐在椅子上,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徐医生,“我还真是头回听说!”
徐医生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抚道:“冬天洗澡确实可能引发脑梗,洗澡要是方法不对,很容易给血管造成压力,严重的还真可能会引起脑梗。”
潘大婶一听,神色紧张起来,皱着眉头说:“哎呀,这脑梗可是大事儿啊,那洗个澡还有啥讲究?您赶紧给我说说,别让我们这些老人家掉以轻心!”
徐医生认真地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地说:“您说得没错,脑梗可不是闹着玩的,特别是在冬天洗澡的时候,有三件事咱们得特别注意。”
潘大婶忙不迭地催促道:“好嘞,徐医生,您赶紧给我讲讲,这可不敢马虎。”
徐医生看到她听得仔细,就缓缓解释:“那我先跟你说说第一点,洗澡水别调太烫,老人家冬天怕冷,喜欢把水弄得热热的,好让身子一下子暖和起来。”
潘大婶一听,微微皱眉,疑惑道:“洗澡水太热还能有啥不对劲的,不是说洗热水澡对身体好嘛,热乎乎的暖和,怎么还对血管不好了?”
徐医生微微一笑,解释道:“这热水一烫,血管就会突然扩张,尤其是长期血压偏高的人,血管负担本来就重,一烫就会让血压波动得厉害。”
“您想啊,这冷天洗个特别烫的热水澡,身体得从冷到热,再回到冷,这种冷热交替会让血压一上一下的,心脑血管受不了,可能会引起脑梗。”
潘大婶心头一惊,连忙问道:“那水温到底多少才合适呢,我平时水都烧得烫烫的,看来以后还真得注意。”
徐医生点头说:“水温最好控制在37到40度之间,接近咱们人体的体温,这样洗起来既舒服又暖和,也不会给血管增加负担。”
“要是水太热,皮肤会有轻微刺痛的感觉,这就是提醒您水温高了,总之,洗澡是要暖和,但别烫得身体发红发烫的,适当的水温才安全。”
潘大婶一边点头一边说:“好,好,听明白了,洗澡水不能太烫,那下一个要注意的是什么?”
徐医生继续说道:“第二个关键点就是不能空腹洗澡,您想啊,冬天冷,有时候老年人为了早点儿洗完澡、赶紧上床睡觉,可能就空着肚子就进浴室了。”
“空腹洗澡可不太好,碰上洗澡时体力消耗和浴室温差,很容易就头晕目眩、浑身没劲,严重时甚至可能站不稳,一不小心就摔了。”
潘大婶惊讶地瞪大眼睛:“还有这说法,我还真是常常空腹洗澡,就想着洗完澡再吃饭,没想到还有这风险。”
徐医生点点头:“对啊,空腹洗澡血糖容易下降,尤其是冬天,身体本来就需要能量来保暖,再加上洗澡水温度偏高,血液循环加速,体力消耗也大。”
“要是身体‘供能’跟不上,轻则头晕,重则可能因为突然的血压波动,引发脑梗,所以呢,最好洗澡前吃点东西,这样能保证洗澡时身体能量充足。”
潘大婶一边点头一边自言自语:“看来以后还真得先吃点东西,不能图省事儿。徐医生,那最后一个关键点是什么?”
徐医生轻轻笑了笑,继续说:“最后就是洗澡别洗太久,特别是在冬天,在水里待太久血压容易波动,血流速度也会变慢,对心脑血管的压力就更大了。”
潘大婶皱着眉头,有些不解地问道:“洗澡时间长短也有说头?这洗个澡不都是讲究舒坦嘛,多泡一会儿有啥不好?”
徐医生摇摇头,耐心解释道:“大伯,咱们老年人泡澡时间长,容易造成血液循环过快,心跳加速,血管收缩不稳。”
“特别是洗到后期,浴室里蒸汽多、空气不流通,再加上冬天本来室温低,浴室温度高,这冷热一折腾,血压不稳,脑梗的风险就会增加。”
潘大婶叹了口气,惋惜地说:“哎呀,这洗个澡还有这么多讲究,那多长时间合适呢?别泡久了,脑梗这病可真是折腾不起。”
徐医生点头说道:“是啊,大婶,这脑梗可不比别的小毛病,洗澡最好控制在15到20分钟以内。”
“洗完澡得赶紧擦干身子,别磨蹭,别泡太久,泡得时间长了,不光对脑血管不好,血液循环也会受影响,对心脏也不好。”
潘大婶重重地点了点头,感叹道:“好好,今天算是长见识了,以前真是随便洗,洗得烫烫的还泡久了,哪知道还对血管有影响呢!”
徐医生微笑着点点头:“咱们冬天洗澡,只要注意好这三个关键点,不要太烫、不要空腹、不要洗太久,就能让血管不受刺激,脑梗的风险自然也就小了。”
潘大婶听得心服口服,感慨地说:“行了,徐医生,今天您这话我记住了,以后这冬天洗澡,我可不敢随便了。”
关于脑梗和洗澡有关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 马莉菲.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分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