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切除术后存活率是众多肺癌患者及其家属极为关注的问题。早期肺癌,通常指的是肿瘤小于3cm,且无肺门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并且术后存活率相对较高。
从临床数据来看,早期肺癌患者经过微创手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80%,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长期存活,即临床治愈的效果。具体来说,一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0%,二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75%。这些数据表明,早期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可以实现长期生存。
然而,肺癌的存活率不仅与病理分期有关,还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后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而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则在70%-80%左右。因此,即使是早期肺癌,不同类型的肺癌其术后存活率也存在差异。
中医在肺癌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注重保护和尊重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通过草药调理、饮食调养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正气,祛除身体之邪。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术后辅以中医治疗,有助于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术后存活率。
例如,肺癌术后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肺气虚、脾虚生湿所致。通过服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中药方剂,如二陈汤、理中汤等,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养,建议患者术后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粥、汤、蔬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早期肺癌的术后存活率较高,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可以掉以轻心。术后需要密切随访,定期做肺部CT和骨扫描等检查,以排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三联平衡”抗癌理论,是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联平衡”学术理论,在实际的诊治过程中,抓住癌症患者的关键病机“虚、瘀、毒”,结合恶性肿瘤不同的治疗阶段,灵活运用扶正和祛邪的策略,兼顾患者局部(肿瘤)和整体(身体状态),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改善预后,降低癌症复发转移风险,提高远期疗效的目的。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李某,肺癌,2019年6月3日
2019年5月,患者因一次同学聚会醉酒摔伤意外查出“肺部阴影”,完善检查后确诊“左肺神经内分泌癌”,肿块直径约2cm,边缘清晰,强化均匀。市中心医院大夫强烈建议尽快手术切除,但病人考虑周围病友术后复发较多,拒绝未行。2019年6月3日为求中医治疗到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处,服药后,据患者诉:“肿块纹丝不动。一年里复查过三次,2019年是1.7x2.2cm,2020年8月4日拍片1.7x2.2cm,一点没变。认为要不是中药有效,怎么可能会不变。”继续用药,体重增加,患者状态平稳,无异常。2022年6月21日回访一切正常。2024年回访,目前情况仍然稳定。
早期肺癌切除术后存活率较高,但具体存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术后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积极治疗、合理调养是实现长期生存的关键。
南阳医圣祠站将于2024年11月7日-8日举办,袁希福院长与大家相约拜谒医圣张仲景,瞻仰仲景医德精神,祈愿天下苍生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