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一场巨大的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绍的主力军队,这场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当时北方形势最好、实力最强大的是袁绍,曹操之前是依附着他才发展起来的,袁绍的资本非常好,他连续夺取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这完全是依靠他的能力。早期他当朝与董卓对抗,自己后来又成为讨伐董卓联军的首领,能做到这点是非常厉害的,可是袁绍如此强大,为何他会败给比自己落后的曹操呢?其实,袁绍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因为三个方面他没有做好。
袁绍没有主见,做事不够果断
袁绍的性格优柔寡断,有勇无谋,做决策的时候犹豫不决,朝令夕改。举个例子,袁绍当初听从许攸的建议发兵攻打许昌,后来袁绍又改变了主意,听从田丰的建议不去攻打许昌。面对如此没有主见的主公,手下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由于袁绍优柔寡断的性格,错失了好几次攻打对方的机会,最终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袁绍。
袁绍过于轻敌
袁绍当时只想快点打败曹操,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输。他非常狂妄自大,觉得自己消灭曹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错失了一些战胜曹操的机会,比如曹操东征徐州的时候,袁绍没有出兵,等于放过了曹操。还有当初袁绍渡河时,所有兵马一起过河,万一失败就完了。但是袁绍并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分兵过河,最终袁绍果然战败了。
袁绍内部矛盾,集团分崩离析
袁绍身边有很多谋士,而袁绍管控严格,没有办法很好地利用这些谋士,反而让他们之间产生矛盾和分歧,导致内部斗争影响到外部战争。而且袁绍的几个儿子之间权力斗争也在持续,内部一点也不团结。包括后来许攸和张郃、高览等人的叛逃,都离开集团内部斗争。
袁绍为了能彻底打败曹操,出动十万兵马与曹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但最终十万大军覆灭,多年积累全部丢失。不得不说,袁绍的抗压能力极差,才导致他最终的失败,在他死后,河北等地的老百姓都非常伤心。只可惜正是因为他的软弱,最终败给了心狠手辣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