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阿姨进的肿瘤病友群里因为饮食问题引起了激烈讨论:
“我下周开始化疗期,是不是现在要开始忌口了?”
“做完化疗后我的医生说不能吃鸡?”
“鸡、牛、羊肉这些都是发物,听说有人吃了后肿瘤复发了!”
“发物”日常大家应该不少听见,尤其在生病的时候,时不时会听到“别吃发物”的忠告。只是,具体哪些食物是发物呢?
一、日常所说的“发物”究竟是何物?有科学依据吗?
中医有食疗一说,因为食物的部分“食性”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而“发物”则恰好相反,可以引申为有诱发、引发旧病,加重疾病,导致病情反复之意。
中医还根据不同食物特性细化出很多类别,例如:
“发热之物”就是容易上火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葱、姜、胡椒等温热、辛辣物;
“发风之物”会导致生风、疾病扩散和皮肤病等食物,常见有鱼、虾、蟹等海鲜、鸡蛋等;
“湿热之物”则是加重脾湿的食物,常见为饴糖、糯米、猪肉等食物;
“发冷积之物”就是有寒凉特性的食物,会加重脏腑阴寒之气,常见有西瓜、柿子、冬瓜、冰淇淋等食品。
......
如果从现代医学方面理解“发物”,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因饮食不当诱发产生、激发新病或者妨碍治疗、加重病情、影响康复的一类食物;二是指过敏性的食物。
但事实上无论是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中都没有”发物“的说法或专门注释,发物其实还是属于民间定义的一种说辞。
对此,我们可以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将发物大概可以分为3类:
1、致敏
也就是会引起过敏,比如鱼虾蟹等海鲜含组织胺,是常见的过敏原,此外,肉、蛋、奶...等富含异体蛋白的食物也有相同的特性。
2、刺激性强
比如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短期内能带来强烈刺激,但同时也会对肠道产生一定刺激。同时也会加速皮肤问题、粘膜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以及炎症反应。
3、引起代谢紊乱
如会诱发高胆固及肝病的食物,如动物内脏;以及会引起痛风的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大豆,等食物。
至于坊间流传的诸多“发物”,包括牛羊肉、鱼虾等,其实富含蛋白质,恰恰是伤口愈合所需的关键营养物质。其实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更多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有关,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明表示食用“发物”会引发相关危害,不用谈之色变。
二、豆腐和羊肉是肿瘤的“发物”?
网上有不少关于“发物”会影响肿瘤发展的说法,特别是患肿瘤后患者不能吃豆腐和羊肉等“发物”,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有观点认为患者吃豆腐后会伤口疼,就是因为发物导致的。但其实伤口疼和痒也许是因为痊愈过程中的合理反应,并非因为吃豆腐。
而且《临床营养学》也指出,外伤患者更应该食用奶、蛋、豆腐等高蛋白质食物,帮助伤口愈合。
至于觉得羊肉是“发物”,是因为有人说吃了会“上火”导致肿瘤增大。
但至今也没有任何关于吃羊肉会导致肿瘤进展的证据,而且“发物”和“上火“只是民间对于一些不适症状的集合称呼,不是说肿瘤患者都不能吃羊肉。
肿瘤专家表示,肿瘤患者本身就会因为疾病原因食欲不佳,盲目忌口优质蛋白食物,只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最终治疗效果,所以肿瘤患者还是要均衡营养,不要本末倒置了。
三、这3种食物肿瘤患者真的不适合吃
网上关于肿瘤的各种饮食谣言和误区层出不穷,什么是肿瘤患者真正不适合吃的食物?
1、西柚类水果
因为这类水果含有的呋喃香豆素会影响靶向药代谢,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这类药物会给人体引起严重副作用,因此需要忌口。
2、含有性激素的食物
有乳腺癌的患者要避免食用含有性激素的食物,否则会刺激肿瘤发展,所以医生建议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避免减少食用。
3、含棕榈油的食物
研究表明,棕榈油中的棕榈酸和肿瘤发展有一定关系,实验人员通过移植有棕榈酸培养过的肿瘤细胞到实验体内,发现接种的受体有了明显的转移倾向。这些“棕榈细胞”还会保留“记忆”,保持高转移的活性。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期的使用。
虽然食物中也存在很多禁忌,但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吃,只是肿瘤患者的饮食要更加注意,此外合理的营养摄入也不可少,均衡营养、谨遵医嘱,才能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1]《“发物”到底是个啥?真会诱发病情吗?》.新华网.2017-09-11.
[2]《肿瘤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医生告诉你真相!》.健康时报.2023-04-18.
[3]《别被“发物”吓着了》.人民网.2017-06-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