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心学堂 开栏语】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塑心学堂专栏将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关的防治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排忧解惑!
每年秋冬季冷空气来临时,正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秋冬季天气开始变得寒冷,人的生理机能反应变得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加大了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当人出去室外活动时,受到冷空气刺激血管会突然收缩,如果本身血管有硬化,弹性较差或者血管有狭窄及斑块,就容易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引起急性心肌梗死。那么,哪些胸痛是致命的?心梗患者会有哪些特征?如何评估自己的症状是否符合心梗?发生急性胸痛了要怎么办?心梗有哪些并发症?《塑心学堂》原创漫画带您了解!
哪些胸痛可能是致命的?
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先兆吗?
急性心肌梗死约30%是无先兆症状而突然发病,70%发病前有前驱症状。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有何特征?
如果一个年轻人出现典型胸前区疼痛、冷汗淋漓等症状,要警惕发生心梗。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有哪些?
怀疑有急性致命胸痛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只会胸痛吗?
不一定!虽然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症状是突然剧烈的胸痛,呈压榨性,范围在心前区或胸骨后,但有20%~30%的患者症状不典型,主要是胸痛发生部位不典型,个别患者甚至无胸痛,所以冠心病患者突发胸痛更应重视,应尽快到医院完善心电图检查等以确诊。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温度骤停,预防心梗要注意什么?
注意防寒:关注天气预报,冷空气来临时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中老年群体更要注意,外出时要穿好衣服进行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培养良好生活方式:随着近年来科普力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人知道肥胖、吸烟、缺乏运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不过知易行难,许多患者对多运动,低盐低脂且营养均衡饮食以及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还是难以坚持,建议在生活中慢慢调整。
控制好“三高”:将血压控制在90-140/60-90mmHg;将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mmol/L以下水平;将血脂中总胆固醇控制在5.18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4-2.6mmol/L。
坚持定期服药:一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感觉状态好一点就少吃点药,其实这是很危险的行为。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情况的大幅波动亦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常见诱因。不按时服药的话,血压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性越大;血糖控制不良者,心血管发病几率比常人增高5倍,而且病变会更广泛且预后更差;血脂异常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的危险性亦会急剧升高!
总结起来,寒冷天气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确实是一次挑战,但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大家仍然可以过上相对舒适和健康的生活。重要的是要注意自身的感受并做好适应措施,如果出现胸闷痛、气短、心悸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帮助。同时,定期关注医学科普知识和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塑心学堂 | 天冷了,血压波动怎么办?
塑心学堂 | 心脏放了支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塑心学堂 | 舒张压升高怎么办?
专家指导:
张敏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广东省高校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创新团队负责人,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症医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总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在全国中医院中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104岁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随访至110岁健康良好,创世界医学奇迹。主持制定并发布我国首部中文和英文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构建并推广“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新模式。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康复和中医养心等。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出诊时间 |
出诊地点 |
周二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
周四上午 |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西区三楼心脏门诊 |
本期作者:
连宝涛
医学硕士,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中西医诊治,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毒症等危重症的监护治疗。
门诊:周一上午(大德路总院研修楼8楼13诊室心肌梗死慢病管理团队)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