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控制血糖至关重要。除了药物治疗,饮食管理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南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因其丰富的营养和潜在的降血糖效果,备受关注。但南瓜是否真的如传言中那样神奇?我们需要用科学数据来揭示真相。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即“三多一少”。然而,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疲乏无力、肥胖等症状。
糖尿病前兆,这里凑齐了:4个“讯号”,越早知晓越好
1.皮肤容易感染
血糖明显升高的过程中,会让身体出现异样,不少人在血糖过高时,皮肤也会感觉到异样,皮肤容易受感染,抵抗力变得薄弱,很有可能就是血糖过高引起。
在血糖明显升高的过程中,血液中糖类物质含量多,会对皮肤的神经、粘膜等造成刺激,降低皮肤抵抗力,更容易出现感染这种现象,有时皮肤还会出现溃疡、伤口,甚至容易瘙痒明显。有这些特殊的皮肤变化,都暗示糖尿病正在发展。
2.全身浮肿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常常会出现病变。我们都知道,肾脏是负责全身水液平衡的。一旦肾脏出现病变,身体的水分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水肿的问题。
患者常常出现浮肿,最常见的就在于眼睑部位、下肢部位。如果肾脏病变严重,还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3.肢体发麻
发现自己肢体产生了麻木感,需要及时检查血糖。肢体发麻和糖尿病发展有关,血糖的升高会对神经,血管功能等造成影响,如果局部的血管发生病变,循环无法保持正常,局部缺血,缺氧之后就容易出现麻木感。
另外,有部分人长时间高血糖没有应对,局部的神经病变也会有麻木感觉,出现这些不良症状代表血糖高,应该马上控制血糖了。
4.体重下降
患上糖尿病之后之所以体重会下降,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摄入的葡萄糖,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只能消耗体内的蛋白质与脂肪,久而久之,体重可明显下降,身材也变得十分消瘦。
吃南瓜可以降血糖?
南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南瓜确实有一定的好处。
首先,南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其次,南瓜中的微量元素如铬、锌等参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南瓜虽然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但并不能直接降低血糖,更不能替代降糖药物。
医生:这4种食物才是“降糖王”,别不舍得吃
1.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其含有的木耳多糖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木耳多糖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此外,黑木耳还含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血管,改善血糖控制。
2.苦瓜
有人声称苦瓜可以降血糖,这是因为它含有苦瓜素和多肽P这两种成分。苦瓜素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降糖效果,但在人体上效果不确定。
至于多肽P,含量很少,所以仅仅靠吃苦瓜来降血糖并不现实。因此,苦瓜虽然有助于降糖,但并不可完全依赖它。苦瓜泡在冰水或盐水中20分钟可以减轻苦味!
3.柚子
这种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水果,特别是其含有的柚皮素,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潜力,有助于降低血糖。柚子的天然成分还可以帮助缓慢食物的消化吸收,稳定餐后血糖。
4.燕麦
燕麦作为一种高纤维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β-葡聚糖,这种可溶性纤维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通过减缓胃排空和增加饱腹感来实现。燕麦同时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支持整体的代谢健康。
收藏:轻松降血糖的4大“法宝”,99%的人都不知道!
1.控制饮食
很多人在夏季到来的时候血糖容易波动,如果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的方式来维持血糖稳定,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饮食均衡营养,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及时提供,对身体维持健康大有帮助,一些富含糖分,脂肪物质含量多的食物应该学会忌口,通过这些正确的饮食方法都能够让血糖更加稳定。
2.合理补充水分
夏季喝水太少易造成机体脱水,引起高渗昏迷,甚至导致脑梗死或急性肾衰,所以糖尿病患者夏季应适当的补充水分。温开水或矿泉水是最好的选择,做到小口慢喝,每天的喝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不过不能喝碳酸饮料或含糖饮料。
3.监测病情
夏季血糖波动大,因此需定期监测血糖,让餐后血糖稳定在每升5.5~8.0毫摩尔,空腹血糖稳定在每升4.4~6.0毫摩尔。
另外要坚持好血脂和血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除此之外要定期做尿常规检查,能及时发现有没有出现酮症酸中毒和尿路感染。
4.坚持适当运动
夏天热人们的运动量也随之减少,白天一般工作时间比较忙,可以选择晚上适当运动,气温也不太高。
选择一些轻缓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体操、游泳等。对于伴有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运动量,及监测心率,不要冒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