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为什么抗微⽣物耐药的战争我们⾮打不可?
答
1928年以来,青霉素的发现正式拉开了抗微生物时代的序幕,各种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逐步进入临床,我们拥有了对抗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成千上万的生命得以被拯救。然而,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微生物渐渐的对药物变得不敏感,这将导致药物对微生物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这就是耐药性。耐药性如果不加以控制,可以治疗的普通感染和小伤会再次变得致命。
一
既然耐药这么恐怖
那什么是耐药呢?
耐药性是微生物进化的结果。药物可以杀死对其敏感的“老弱病残型”微生物,而不敏感的“年轻力壮型”微生物将躲过此劫,随着一次次的战斗,不敏感微生物越挫越勇,所向披靡,成为“超级微生物”,现有的药物对超级微生物束手无策,此时的感染真的可能会致命。
二
那又是什么因素
导致了耐药的出现呢?
滥用抗微生物药物
是造成耐药的关键原因
药物的滥用往往在于
我们对抗微生物的使用
存在误区
误区一:抗微生物药是万能药
在生活中,大家对抗微生物药的认知是模糊的,多数人是傻傻分不清的。其中抗微生物药包括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每种抗微生物药所针对的微生物是不同的,所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也是不同的,抗微生物药不是万能药。
误区二:价格越高,抗微生物强度越高,效果越好
“便宜没好货”不一定适用于药物,比如某些感染性疾病,几百块的高级广谱抗菌药物还达不到几块钱的青霉素的治疗效果。
误区三:病情好转就停药
感染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如果未痊愈就停药,那么残存的微生物将继续生长繁殖,甚至使原有感染加重。
误区四:预防性用药
人体的腔道存在各种细菌,在健康的状态下是菌群平衡的。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敏感菌被抑制,非敏感菌乘机肆意生长,菌群紊乱,甚至出现疾病。此时的未雨绸缪是自作聪明。
三
抗微生物耐药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抗微生物耐药性的主要手段是预防,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
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综合评估并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可使用,不要“感觉”自己感冒了,就吃点“消炎药”。患病后一定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2.在有微生物感染时,遵医嘱用药
随意加药减药是大忌。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疾病才会康复得越快。
3.按疗程服药
不要自我感觉症状有所缓解就立刻停药,应足疗程使用抗生素。
4.能口服不输液
抗感染治疗应注意选择比较适宜的给药方式——能口服尽量口服, 必要时才静脉输液。不要“觉得”输液起效快,就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
控制耐药菌
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耐药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通力合作,都参与到这场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战争”中来,我们才有可能获得胜利!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1] 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12):1264-1266.
[2] 宋海驰.这样用药,你是在培养“超级细菌”![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3,(02):42-43.
[3] 刘文涛.抗微生物类药物的合理应用[J].当代畜牧,2023,(04):110-111.
[4] 王潇雨;杨金伟;门雯雯.携手打败“超级细菌”[N].健康报,2022-11-23(004).DOI:10.28415/n.cnki.njika.2022.004677
[5] 卢景辉.超级细菌离我们还有多远[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2,(06):82.
文丨药学部 何欣兰 岳小会
审核丨药学部 钟晶晶
编辑丨宣传统战部 胡波
推荐阅读>>
简阳市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把准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资阳医生在简医成功摘镜,同行的信任是最大的肯定
简医风湿免疫科,成功创建成为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
院党委书记刘益民带队前往帮扶村开展入户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