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广东的冬天,总是降临得如此猝不及防。几天前还热得穿短袖,转眼间,街上人人都裹着毛衣外套,还冷得缩脖子。夜里的温度更低,外头寒风呼啸,冻得人哆哆嗦嗦,只能提早上床睡觉。
对那些常年体弱的人来说,冬天入睡却是个苦恼。即使穿上了厚厚的棉袜子和手套,手脚却怎么也暖和不起来。晚上裹在被窝里,捂得暖水袋都凉透了,还是手足冰冷,睡也睡不香。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这种情况多半是血虚又偏寒的体质,要用上养血温阳的法子。如果不想吃药,也可以选择炖上一锅肥美的羊汤,当夜便能见效。
鲜美之羊
古人很早就领会到了羊肉的美味,“鲜”这个字,本来就是两种肉食的组合:水里游着的活鱼和草原上放牧的肥羊。虽说大部分羊肉产于西北部的省份,但冬季吃羊可不分南北:北方人爱吃涮羊肉、烤羊肉串,南方人则做羊肉煲、焖羊肉。这不仅因其味道鲜美,更因羊肉“温补”早已深入人心。
羊肉味甘而性温,《名医别录》里说它能治疗“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字乳余疾”指的是女性产后的各种“后遗症”,维吾尔族妇女坐月子期间,每天有一餐热腾腾的羊肉汤,便不容易落下“月子病”。那些大病后体型瘦弱,但胃口尚可的患者,调养的方子也是吃炖得熟烂的羊肉。
温暖补血
补土名家李东垣曾说,补药里最有代表性的两种便是人参和羊肉:“夫人参之甘温,能补气之虚,羊肉之甘热,能补血之虚”。在诸多补药里,羊肉不算温性最强的,但作为一种肉食,它“补血”的功效特别突出,而且比植物药起效得快。
冬季里人手足冰冷,往往是因为自身的血不足,就像热水袋里的水没灌满,边边角角摸起来便不够温暖。如果用上黄芪、人参之类的补气药,虽然“气能生血”,也有作用,但总不如羊肉补血来得直接。炖羊汤时,还可以加入当归、生姜等温性药,不仅去膻味,“暖身子”的效果更佳。
话说补土 | 咳咳咳!感冒后的咳嗽都能吃川贝吗?它治“燥”不治“痰”
话说补土 | 小小身材有奇功,发烧后利湿疏筋又开胃
话说补土 | 不吃枣子偏吃仁,只为养血助睡眠
“话说补土”精华集合
《养脾胃》丛书再版啦!更有90周年院庆版之《厨房里有“药”方》,全新内容更生动!
两本套装更优惠哦!
扫码购书
专家介绍:卢传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弟子,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银屑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中医药学组组长等职务。
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编出版专著20部(英文专著6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收录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共9项,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批件1项,中药新药研发成功转让2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共12项。曾荣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南粤巾帼创新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流派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上一篇:【直播预告】走近儿童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