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12月8日,在红花岗区人民法院2023年新闻发布会上,刑庭副庭长杨玉蝶介绍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花样、新特点,并就如何有效预防电信诈骗做出了回答。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什么新花样,新特点?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智能化、非接触性犯罪,手段套路更新换代较快。
一方面是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广告的平台越来越多,已由最开始的网页、招聘平台、微信、QQ、短信等渠道,发展到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社交平台和58同城等招聘网站实施诈骗。
另一方面是手段越来越复杂。以前是直接给受害人发链接、引导刷单等。现在是以“点赞、关注、评论”就能赚取佣金为由,拉受害人进入分配任务的QQ、微信群或者诱骗被害人下载其提供的抢单APP等,让被害人在群内或APP上抢单、完成任务,任务的主要形式有“为主播打赏”“商城充值”“公益捐款”等。
当前电信诈骗现象多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处于高发、多发阶段,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升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在此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克服两种思想。首先克服“贪利”思想,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能够轻松赚钱的虚假信息。其次,要克服“麻痹”思想。不要认为电信网络诈骗离自己很远,要提高警惕,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及网址。
把握两个环节。首先转账汇款要多核实,对需要转账汇款才能激活账户返款的,要及时醒悟、及时止损,及时报警求助。其次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不出售“两卡”及微信等支付结算账户。
加强技术防范。积极安装国家反诈APP,利用APP提供的五大功能去甄别诈骗套路,避免上当受骗,还可以学习各种防骗知识,提高识骗的能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美
图片来源于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钱诚
二审 李杰
三审 唐正平
上一篇: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如何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