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模式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交出了高分答卷。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连江做到了精准均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实现了校际间的无差别化,让每一所学校都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教学质量更是稳步提升,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体系,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在各学科领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连江还注重教育公平,为每一位孩子搭建起通向成功的桥梁,让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家庭,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一域带动、四轮并驱”,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连江模式”交出高分答卷
被认定为“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全国第三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省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入选“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县,3月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近三年高考,7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学科竞赛中1名学生入选省队并荣获全国三等奖、196名学生获得省级奖项;打造“一校一品”,建成市级以上体艺劳基地校、示范校、特色校91所,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达361人次。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丰硕成果,印证着连江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凡历程。
近年来,连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聚各方之智,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内涵式发展、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擦亮“教育强县”名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在学校的儿童画工作坊,同学们挥洒画笔,用心创作。(连江教育局供图)
优化布局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以前,从高一学生的中考成绩来看,考取本一院校困难重重。如今,优质名校录取人数逐年攀升。”谈及集团化办学改革带来的变化,连江五中校长林良捷难掩兴奋之情。
连江五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过去因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有限,与城区学校教学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连江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的成立为其发展带来机遇。
“我们以连江一中为龙头,充分整合贵安校区、鲤鱼山校区,以及连江二中、连江五中、黄岐中学、琯头中学等分校教育资源。通过办学理念辐射、师资流动、资源共享,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助力各成员校成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连江一中校长林相说。
集团化办学推进过程中,连江五中教学成绩斐然。去年,该校获得福州市“教学质量综合效益”三等奖和“教学质量进步奖”一等奖,高考成绩更是创下历史新高,190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优质名校录取通知书陆续飞入学生家中。
连江五中的崛起,是连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连江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域”发展为契机,依托集团化办学、城乡一体化和“委托帮扶”等举措,探索出“一域带动、四轮并驱”的“优均”发展连江模式。截至目前,连江已成立13个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全县形成“城关片区”“贵安片区”“马透片区”“半岛片区”四个片区协同发展格局。
如今,连江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不断缩小,连续5年获评“福州市初中办学综合效益优胜单位”。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连江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人民群众让子女“上好学”的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校一品”
绽放五育融合之花
近日,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敏宇的宇宙星球》个人画展上新了。哪吒、太乙真人、哆啦A梦等动漫人物化作枝叶,构成一棵充满奇思妙想的参天大树……走廊处,一幅幅天马行空、创意十足的画作皆出自六年级(6)班学生林敏宇之手。
“我从小就热爱绘画,学校发现我的天赋后,不仅帮我报名美术班,还为我设置个人画展。”林敏宇说。在学校“和乐教育”的滋养下,他的作品《星球守望者》组画入选福建《未来考古学—开普勒星的黑匣子》儿童艺术展,《遇见非遗 端午游神》入选全球青少年模拟世界遗产大会。
漫步校园,随处可见孩子们的成果展示。长廊上,一幅幅精美的版画、国画尽显学生艺术风采;大厅里,“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照片轮番亮相,定格孩子成长高光;就连校长的办公室,都装饰着学生的佳作。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教育者的使命是成为星空的观察者,让孩子成为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星星。”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林兴介绍,学校秉持“和以为人 乐而致学”的教育精神,践行“基于儿童立场,构建共生共长的教育生态”的办学理念,精心开发涵盖德、智、体、美、劳的50多门课程,依托“QQ农场”“春华秋实路”“红领巾小超市”载体开展特色活动,积极打造“和乐教育”品牌。
放眼全县,“一校一品”特色文化品牌遍地开花。近年来,连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融合新模式,打造连江一中“古榕文化”、琯头中学“青芝文化”、透堡中心小学“红色经典”等特色文化品牌。同时,持续推进体艺“2+1”项目,其中超过20%的学生拥有2项特长,共取得国家省市比赛奖项1660人次。如今,全县学校“五育”融合精彩纷呈,教育品牌呈现“点上出彩、线上多彩、面上精彩”的美好图景。
厚植沃土
锻造一流教师队伍
“被看见、被支持、被尊重,在连江当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黄如论中学贵安学校思政老师邱圣丹的一番话,道出了连江众多教师的心声。邱圣丹从小在连江长大,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深切感受到连江教师的卓越风采,以及当地教育系统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2013年,刚从福师大政教系毕业的她毅然回到这片土地,成为全县首位乡村小学思政教师。然而,由于当时所在岗位地处乡村,且学段与自身专业不完全匹配,她一度对职业选择缺乏信心。
尽管身处农村校,连江的教育环境却为邱圣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她告诉记者,连江的集团化办学机制让她能够接触先进教研理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此外,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的“1+1+N”培训模式和分层培养体系,也为她铺设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种种“强师惠师”政策如同春风化雨,逐渐令她打消顾虑。
“县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培训、教学研讨和技能竞赛的机会,还在评先评优、职称评级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这让我们乡村教师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邱圣丹感慨道。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到去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邱圣丹的蜕变,离不开连江教育系统对教师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培养。
一直以来,连江坚持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最宝贵的基础性资源,从人才兴教、人才强校战略高度出发,出台《连江县教育系统人才培养“凤雏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实施“1135”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人才成长奖励和关怀机制,通过外引内育双管齐下,建设一流教师队伍。
近三年,连江招聘新教师770人,其中高待遇引进硕士研究生36人、师范类本科优秀毕业生及“双一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56人、省内高校公费师范生20人,优秀人才的汇聚,为连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 傅亦静 通讯员 林华)
上一篇:家风家教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本月启动
下一篇:罗源试点“移动办公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