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专项活动——
助力营造近悦远来“强磁场”
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称得上“近悦远来”?企业的期待是:既要管得准,又要管得好,还要服务优。
期待朴素,良策难觅。为此,市政协今年以打造“四大品牌”联动矩阵为抓手,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专项活动,发挥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优势作用,一线调研、增进共识、打开思路,探寻改革路径。
一场会议看协商成效
营商环境优化的堵点、难点、痛点在哪儿?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今年以来,福州市政协组织发动各民主党派、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聚焦营商环境结构性短板,实地开展调研,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掌握一手资料,把“问题清单”从会议室搬到经营一线,通过“提案+社情民意+协商专报”三位一体机制,推动相关建议落地见效。
8月21日,市政府、市政协围绕“关于聚焦营商环境结构性短板,争创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建议”,联合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协以求同、商以成事。
基于充分调研,提案对福州市营商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提案单位市民进负责人说:“福州市营商环境改革已从1.0版迭代升级到6.0版,形成举措1100多项,97.85%的审批事项实现了在线申请、网上预审或在线审批,极大提升企业和市民的办事效率和满意度。不过对标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福州市在政务服务流程、政策落实机制、市场监管方式、要素支撑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距离。”
深入剖析现状之后,提案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以“整体政府”理念推动政策落地实施、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建设合作共赢的国际化投资环境、强化生产要素全链条供给等五方面建议。建议精准聚焦,部门负责人态度诚恳接受提案建议,也开诚布公作出解释说明。
随后,其他与会委员也围绕市级财政产业奖补资金“直拨兑现”、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政银企融资对接等关切据实建言,与相关部门坦诚沟通。
点对点回应还延伸到会场外。“针对您刚刚提出的问题,我详细了解下后给您答复……”会后,多位部门负责人主动找到委员揽下任务,为做好协商成果转化落地“后半篇文章”开了个好头。
一场行动看破题决心
这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只是市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委员在行动”的缩影。这场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以解题破题为落脚点!
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得益于市政协组织引导委员走进基层、走进企业、走进园区,找问题、寻症结、提建议,不断拓展履职建言的广度、深度、效度。据悉,今年以来,全市政协系统累计开展活动108场,参与委员1951人次,提出意见建议698条,推动科技创新、税费服务、政务审批、法治建设等领域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63项。
破题决心坚定,工作亮点频出。市政协社法委组织委员走进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体验式监督活动,围绕优化政务审批工作提出18条建议,全部被采纳,推动“便利福州”建设再升级。以“无证明城市”建设为例,市政务服务中心梳理形成证照目录600类,证明目录152类,可信电子文件目录307类,市级部门自建系统同步开展“无证明”服务场景应用。如今,窗口人员在业务受理过程中可在线调用办事所需的电子证照,无需申请人提交;全市电子证明协查工作机制建立之后,全市各级审批部门可在线发起证明协查,免于申请人跑多趟开具证明;对于公共服务类证明(可信电子材料)采用“一次采集、多次复用”的方式,实现中介服务成果、公共服务行业出具的证明材料共享调用。“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实现‘无证明’办事服务1638万次。”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在开具数字化电子发票过程中常遇到额度不足且额度提升较难的问题。委员建议,优化企业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赋额管理。于是,市税务局推出优化企业全面数电发票赋额管理的六项新举措,出台了《数电发票赋额管理规范(试行)》,将即办额度从原有的10万元调高至25万元,开通“税务数字账户”预警功能,对高信用企业,当发票额度使用率达80%时,系统会自动增加临时额度。主要做法得到省税务局推广,相关建议被国家税务总局采纳。
高新技术企业存在技术转化周期长、创新资源分散等发展堵点。委员建议,完善高企成长加速机制,多措并举实现“提质增量”。对此,市科技局制定并印发《福州市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行动方案》,明确今年高企培育由“提速增量”向“高企规上双提升”转变。同时,强化政策宣导,构建“市局—县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全力推动高企培育。开展52场培训活动,挖掘潜力企业7000多家,当前第二批次高企申报数1559家。
高新技术企业面临专业人才瓶颈。委员建议,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引育工作机制,加强人才资源共享,引导人才有序流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渠道和产教融合新模式,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招引紧缺型人才。目前,市工信局已经会同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专家团队开展全市八大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调研,全面摸底重点企业产业人才结构和需求底数,集成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超25万条供给资源数据,绘制重点产业链人才地图,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产业人才精准引进,推动补链延链强链提供关键情报支撑。
一场联动看合力凝聚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多种资源,密切协同合作。市政协通过多种联动,不断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添活力。
联动“四大品牌”——市政协将四大履职品牌有机融合,实现资源整合与效能最大化,构建市政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双向交流—知识赋能—协商议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以“委员在行动”为抓手强化政策法规宣讲,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以“榕你来商量”为平台搭建协商网络,推动部门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协商,并采纳可行性建议;以“走进政协”为纽带促进政企互动,邀请民营企业代表走进政协机关,参加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同政法部门领导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交流;以“书香政协”为载体强化知识赋能,推荐《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等书籍,实现“学习—思考—履职”良性循环。
联动线上线下——举办“营商环境大家谈”系列活动16场,同步开设网络议政专栏,线下线上同步协商,征集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426条,整理形成《关于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调研报告》作为大会发言提交省政协专题协商会。
联动各方力量——工会界别开展“台湾青年职工创业就业”微协商,3条建议被人社部门纳入今年推动就业政策;社法委与市法院共同组织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围绕便民服务和维护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交流协商,为司法机关改进为民服务工作搭建法企沟通桥梁;教科卫体委牵头“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微协商,有关部门一一回应、现场部署,推动市科技局升级“福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人资环委、鼓楼区政协聚焦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推动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优化产权证注销流程,妥善处理产权登记矛盾纠纷等问题,助力河南社区征迁工作平稳推进。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引导各民主党派、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助力福州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以高质量履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贡献更多政协力量。(记者 蒋雅琛)
上一篇:重庆辟谣“摩托车能上高速”
下一篇:黄锦铨:20多年坚守扮靓城市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