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山东”如何继续招徕八方客
山东全省14家5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702.7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87.84万人次,省机场管理集团日均旅客吞吐量较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6.5%……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山东文旅消费持续升温,行业复苏势头不可谓不强劲。想让“好客山东”的金招牌继续诚邀八方客,必须洞察和顺应当前文旅市场呈现的“新趋势”。西安借助《长安三万里》打造爆款IP街区,成了文旅新热点;开封大宋不夜城等文化游、体验游逐渐被接纳;淄博、重庆等热门旅游城市在热搜上此起彼伏……打造“好客山东”这张金招牌,可“下锤”之处还不少。
发掘山东文旅资源的“特性”。
从火遍全网的“淄博烧烤”,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再到“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新高地。如今,从自然到人文,从城市到乡村,从生态到生活,山东都有着“特性”十足的爆款IP挖掘点。
要充分发掘文旅资源“特性”,就需要立足各地的文旅产业发展实践,继续深挖山东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质,彰显山东特色。譬如,基于曲阜—泰山文化带,推进儒家文化认同和当地秀美自然风光之间的结合,探索“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城市文化”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让投资者和游客“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能“回味无穷”。
提高“好客山东”的品牌“调性”。
为什么河南的“传统节日奇妙游”令年轻人如痴如醉?其原因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进行科技加持的高品质。想让“好客山东”的金招牌更亮更吸睛,离不开既高大上,也接地气的独特调性。“调性”不是凭空拔高,更不能理解为作为“门面”的口号。“好客山东”,既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指路牌”,也是促进文旅产业复苏的方法论。
品牌调性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器。硬件上,对济南、青岛、曲阜等地的文旅产业资源做好维护,让已有的文旅品牌持续闪耀;软件上,提高调性离不开大声量,品牌传播也得跟得上“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让诸如“沿着黄河遇见海”文化旅游新高地,“四廊一线”等大规划、大品牌更有声量,让“好客山东”的名头更响亮。
养成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的“韧性”。
近几年,各地纷纷加大投入,一大批新“爆款”、新“热点”不断涌现,但想让流量爆款变成“经典款”,就要有做“长久功”的准备。
打造长盛不衰的“金招牌”,需要地方政府有“修炼内功”的韧性。“好客山东”的品牌深入人心,离不开自2010年颁布《山东省旅游条例》起持久的努力。要让“金招牌”叫得更响,需要得出“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毅力和恒心,长远布局,久久为功,保持政策连贯性,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发展理念、文化内蕴,才能让打造好的品牌持续发挥吸引力。
当然,文旅产业要发展,也需要每一个文旅企业有“韧性”、能坚守。文旅产业繁荣并不能一蹴而就,许多优质的资源更需要不断进行挖掘,譬如烟台剪纸、临沂煎饼、淄博刻瓷等“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青岛东方影都等,背后都离不开市场化的运作和推动。放眼未来,集合了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的山东人文沃土,众多文旅亮点静待开发。想让这些“热点”成为回报,更需要投资者有长线经营的“韧劲”。
“风物长宜放眼量”,随着山东文旅产业发展迈向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山东能够不断打造出具有世界风范、展现中国精神、彰显齐鲁风韵的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把“好客山东”的金字招牌叫得更响、擦得更亮。
上一篇:猫咪怎么增肥?怎么帮猫咪增肥
下一篇:遇到欠薪怎么办?九江公布维权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