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出自我一个牛逼的哥哥。
还是用第一人称。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抱怨,而是告诉和我一样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
不要再走我的老路,这样心里已经很安慰了。
我2008年毕业于北方的一所大学,
这个部属大学其实就业前景很好。
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在很远的地方,在一个荒芜的地方工作。
那个时候,创业的潮流已经蔓延到高校,
时不时有很多高年级的创业者听到vc和天使轮的消息。
似乎只要你晚上躺在双层床上,想出一个创业点子,那么你就能把它的盈利模式解释清楚。
你会遇到一个好的风投,会成为集团的ceo,会有一辆漂亮的车,会和白结婚。
最终,我没有去大多数同学去的地方工作。
2009年底,在把大学里开培训班、装电话、开小超市赚的钱都花光后,
我们为此努力了两年,一个校园DM出版项目失败了。
这是第一次创业。多年以后,失败的原因很简单。
# 1仅凭忠诚和个人感情聚集起来的一群创业者,充其量叫兴趣小组,大四第一年。
#期开始找工作,原来的五个创始人陆续开始找工作,然后鸟兽散,最重要的是最多的
#核心的一员,那个确实有关系,说可以帮我们拿到序列号的人,因为我们。
#不答应把女朋友的艺术照印在第一批刊物的封面上,一气之下离队。
#一个项目毁了,然后一年半以后,现在想想,充其量只是为了
#这只是昙花一现,或者是浪费你剩余的积蓄。
那次失败后,过了半年,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做校园媒体的老学长。他也是这个味道,拿出所有积蓄重新开始一起做校园媒体,就是利用原来协会的一些关系,承包了学校的一些广告亭和报刊亭,给很多四六级考研机构做广告。现在看来,那次创业是对的,很快就在这个高校非常集中、数量众多的城市站稳了脚跟。工作五年,买了人生第一辆车,现在非常后悔。当时房价是现在的五分之一,我应该买一套房。但是,25岁左右,传说中的创业狂人真的没有先见之明,以为自己一定会赚大钱。房子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2016年底,我年轻的时候和创始人意见不合,主要是因为守旧派的长辈觉得弟弟爱创业,不一定爱钱。于是,承诺里的一切渐渐被打折,我一度想自己帮人做。就在准备的那几个月,商业项目总有一个生命的抛物线。2017年,看到我们赚钱,项目门槛不高后,很多专业的人脉更广了,也更厉害了。
#这个项目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商业活动,核心的商业载体,必须要管。
#握在自己手里,比如你开飞机开得很好,但是有一天别人不让你开飞机了。
#而当你买不起飞机的时候,事情就很尴尬了,你可能一文不值。就像我们一样
#这个项目太依赖学校的广告位了。一旦不允许你继续合同,公司马上就死了,而且
#给广告主违约金。这次把那两年赚的钱都贴上了,还欠着家人。
#齐将近20万。
谨以此文献给和我一样持续不断的创业者们。只要志向不丢,理想总会实现。但是,人毕竟不应该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